子规

这首诗火了很多年,已成为田园诗中的经典,

发布时间:2022/8/17 14:29:31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07223.html

篇皆在我国历史上,有太多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好多诗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崇拜或讨论的对象,不仅源于他们出众的文采,还源于他们鲜活的个性。

比如李白,他疏狂又浪漫,有着庞大的粉丝团;比如王维,他淡泊儒雅,是吹拂在诗坛的一股清风;而宋代的翁卷则偏偏低调朴实,成为众多人口中的“另类”人物。

翁卷是我国宋朝的一位很特别的诗人。在我国古代,“谋取官位”成了读书人的共同理想,所以诗人们纵然屡次受挫,也不曾放弃应试的念头,因为只有通过应试才能有官可做,才可“报国有门”。

比如苦吟诗人孟郊,他两次落第却依然意志坚定,好在在他46岁那年终于高中,于是写他还专门下了笔调欢快的《登科后》。

但翁卷就不一样了,他一生只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而仅这一次,就让他参透了许多真谛,于是决然地选择了归隐。从此风轻云淡,蔬食布衣,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如果说谁是真正的隐者,翁卷要算其中一个。

翁卷在隐居中写过一首诗,没想到此诗却出了名,从而也带火了这个低调的诗人。这首诗就是翁卷的《乡村四月》,它于字里行间流露着平和的乡村气息,堪称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此诗也被采到现今的教材中进了校园,故而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此派诗人专工格律,写诗风格趋向淡然悠远;而翁卷的这首诗不但体现了“四灵”之风,更体现了翁卷个人的真实性情。

在诗的首句中,作者先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乡村景色:绿遍山原白满川;山野遍绿,水天生光,在一“绿”一“白”之间,画面丰富的色彩已经被地晕染出来,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相衬相容,美不胜收。

而作者之所以要勾勒这幅画面,不仅在于体现乡村风景之美,更在于体现农作物喜人的的长势,以及季节特征。

前一句视野开阔,以静态描写为主,后面一句则变换了角度,从听觉的角度来突出动态感:子规声里雨如烟;子规啼叫,细雨蒙蒙。这一句从韵味方面要比前一句更加富有清新恬淡之美;子规的啼叫带来的是直接的生动性,一面打破了环境的宁静,一面却又使环境显得愈发宁静。无边的细雨,则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尽的柔美与朦胧感,而且作者在这里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比作“烟”来体现雨丝之“细”。

这个画面算是全诗中最富美感的一句,它将动与静两方面的效果皆体现出来,以其灵动性感染着读者,从而使得好多人纵然没有记住整首诗,但是却将这一句牢牢地刻在了心里。

在写完自然景物之后,作者便扭转笔锋,将镜头落在了人物上面:乡村四月闲人少;在这里,作者将时间与地点很直白地点了出来,而我们也发现,作者将“切题”环节留在了这里的转句中,用来突出转句的“点燃”作用。

这一句所勾勒的是一个朴实无华的画面,而在这幅画中所洋溢的则是满满的生活气息。四月正是农忙季节,所以在乡村很少见到有闲着的人。

这是农村的一个再真是不过的场景,而作者也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将其实事求是地做出简述,其中没有添加任何修饰成分,却已然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耕种”氛围。

句中”闲人少”三个字起到了很好的致动效果,将人们专注于农事而繁忙的状态间接地展示出来,从侧面为画面增添了不少的热闹性。

诗的尾句是对转句的补充:才了蚕桑又插田;人们刚刚结束桑蚕之事,又忙着插秧种田。读完这一句中,我们就能更加深切地读懂转句的内容,明白了为什么“闲人少”的原因。

所以尾句与转句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确切一点说,尾句是对转句的解释,它们相结合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画面,彰显出通畅的“流水”特点。

那么作为读者,我们从作者凝练的笔下所看到的,除了农村风景的迷人、农人们的勤劳与纯朴外,也看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而在此时,我们更是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做出归隐田园的决定,因为这里虽然没有高官厚禄,但也没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生活在这里是充实愉悦的,让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

诗人刘克庄曾评价翁卷的诗说:有唐人风采;果然不无道理,翁卷的这首《乡村四月》从语言到意境,的确有着唐诗的影子。

子规啼起万山绿,人在野烟深处忙;各位看官,当再次读完翁卷的这首诗,相信你依然会深受感染;如果你对此诗有特别的看法与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简说一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2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