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种类 >> 他去看自己买的田,途中生了病,然后写下了
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在离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了一块田。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年)的一天,他去看田的途中生了病,然后就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看病,并写下了一篇散文《游兰溪》: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这个江湖郎中叫庞安常,是个聋子,但是聪明绝顶。苏轼“以纸画字”来表述病情法,还没有写上几个字,庞医生就懂苏轼的意思了。借由聋子医生“以眼为耳”,联系到自己“以手为口”。安常“颖悟绝人”,却隐居乡间,权充一名村医;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变成一个农夫。
两个人都是“异人”,却惺惺相惜成为了好朋友。可见东坡开朗诙谐、活泼风趣与乐观自信的性情。得这样一位同病相怜、眼明心慧的朋友,早已把自己的病放到了一边,直接写病好后同游清泉寺了。
清泉寺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溪水倒向西流。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东坡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此处东坡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在这篇散文里,苏轼并没有交待因何得病,但是从另一篇《定风波》里,我们可以发现事情的真相: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两件事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三月七日去沙湖看田的时候碰上了下雨,而且没伞,人家都躲雨,只有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想想当时的情景,“竹杖芒鞋”,便吟便走,悠哉游哉,看着“同行皆狼狈”,还“余独不觉”,真是潇洒如意,装的一手好X。
然而装X是要付出代价的,淋着雨看起来挺潇洒,但却是在春寒陡峭的时节。并且那天还喝了酒,淋完雨还吹了风,不感冒才怪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东坡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