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陈抟老祖心相篇研习笔记五

发布时间:2023/11/24 12:21:52   
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陈抟老祖《心相篇》。本篇为作者研习《心相篇》笔记之五,一至四笔记请在查看本号其他篇,谢谢!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见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处事迟”,临危而不乱,沉着、从容淡定、不急不躁。这种人往往大器晚成!因为他有耐心,能够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地,不会急躁。“见机决”,指见到机会来了,当机立断不犹豫,马上能把问题看清楚,已经下了决定。“而能藏”,还能不急于显露,伺机把计划推展出去。这样的人往往很快就能堪当大任。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明明很有能力---“有能”,可是他不肯教人---“吝教”。这样的人不止自己没有成就,子孙也无成。其实很好理解,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自己懂得,别人来请教,不要说非得毫无保留吧,但不能吝啬摆架子不指点他人。当然了,如果掌握了制毒技术或者其他伤天害理的技巧,有同流合污之人来请教,还是自己藏着吧,祸害之恶果自己偿!我们这里讲的“有能”是指“正能”。“见过隐规”,嘿嘿,这句有意思了。意思是看到了别人的过失,“隐”指暗中,暗中规劝他,不要在大庭广众,不要在别人面前来规劝。不要让人家下不了台,留给人余地、面子。其实重点除了“隐”还有“规”,现在谁特么敢乱得罪人啊,看到你的失误,还肯悉心劝慰、教导,这是真爱,你要懂爱。唉,人心难测,说不好的连命都丢了,有时候说的人还得感激不杀之恩……所以有这样心存厚道的人,恭喜你有福了,你可以把身家都托付给他。那么问题来了,装逼翻车现场我笑还是不笑?其实是可以笑的,因为装逼过度才会翻车,活该。所以应该是逼可装,请小心驾驶。“身可托”,“家亦可托”,其实是想告诉大家,见到别人过失,懂得给别人留有余地私下还愿意进行劝导,这是高义之士,有道义的人,是值得你托付的。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知足的人,安分守己,谦虚卑下,终能祸福。而自命清高,骄傲自恃,会有灾祸,容易被人打死。知足和自满,看似有共同点,好像都有点不想再进取了。但我觉得自满的人更有一种傲慢、自命清高的内心。看不惯又干不掉的那种人吧,所以你看不惯就得反省一下自己了,是不是自己内心有种傲慢的感觉?要包容,我也在反省……庸才“诞而多败”,“诞”就是夸夸其谈,说假大空的话,做事往往多败。”诞“字的释义是:荒唐的,不实在的,不合情理的。而大才不同,”实而有成“,重视实际操作,一步一个脚印,这种人往往有成就。其实这句话总结起来就是:分辨大才和庸才最主要的还是得看看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一流人才,既能说又能做;二流人才,不会说只会做。那只会说的?杠精少来,你看到只会说的人家背地里还不知道下了多少狠功夫。所以要强调真才实学。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忮(zhì)求念胜“,”忮”=固执的意思。“念胜”=争抢好胜。就是指这种人刚愎自用,不能听人劝导,很固执。这里一定要从整句加上“图名利”“到底逊人”共同理解:只是贪图名利,嫉妒别人的成就和才华,固执不听劝,这种人品到最后终会逊人一筹。“恻隐心多”指的是慈悲之心很重、仁爱之心很厚,总去帮助别人。这种人哪怕遇到艰难,也会有贵人相助,在人生的路途中就能获救。有句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是因为遭遇了大难没有死,后来就会有福。必有后福的这个“果”并不是“大难不死”这个因,大难不死本就是“果”。“因”是他本恻隐心多,他有慈悲心,有仁爱心,这就是福,所以他才能大难不死,还有后福无穷。我们要看到根本的“因”,因果不能搞错。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这句包含的信息量蛮大,让我查了一吨资料。先总结吧:对于恩和怨都分不清楚,甚至只记怨,不记恩,这种人不会长寿。斤斤计较的人,怎么可能大富大贵!恩和怨不明白,浑浑噩噩。引用《弟子规》里讲的“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做人应要有这种厚道心。有的人恩他不记,甚至有人对他有恩,稍微有所做错他就怨,把恩都忘了。这就是”不分德怨“。这样的果报就是”料难至乎遐年“。”料“指的是预料,”难至乎“指的是苦难直至”遐年“(即:晚年的意思)。”遐“是远、长久的意思。《太上感应篇》讲到”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算尽则死“。也有这层意思:天神依人的善恶来加减寿命,心地刻薄,念怨不念恩的人,寿命一定大大减损。“锱铢”(zīzhū)是古代重量的单位,所以两个字都是铁字旁。一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特么的就是很小的重量了。”较量锱铢“指这么一点点的东西都要斤斤计较,艹,那他的福也会很小。”岂足期乎大受“,器量这么小的人,他怎么能承受大富大贵,容器小装的福就少。所以待人要厚道,“与宜多,取宜少”,不可斤斤计较,这样才有大福报。我的师父所著《华山颂·传道》中也提到:“少取多施予”的意思一样。未完……继续福生无量天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8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