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北大哲学博士小孩子直接读论语读经典,

发布时间:2023/12/12 15:19:12   
中科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刷到一则视频,是一位戴眼镜的老者,他坐在讲台,大手一挥说:“让小孩不要读《弟子规》,要读就读《论语》、读经典。《弟子规》是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编的……”

听到老者讲到这里,我听不下去了,因为他与我对《弟子规》的评判有差异。

这位老者到底是谁?除了易中天和流沙河,他应该是第三位宣扬《弟子规》有毒的专家学者。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位老者竟是鼎鼎大名的张其成教授。

除了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的身份,他还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他在易学研究、中医研究、国学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是,张教授却公开宣称:“小孩子不要读《弟子规》,要读就读《论语》”。

正如评论区有人留言说:“不同意老师的观点,应该读《弟子规》,而且要好好的学习,落实生活工作。”

关于《弟子规》的讨论,往期有多篇文章已经从各个方面论述过,在这里,主要从张教授质疑的几个点谈一谈我个人查到的相关资料带来的思考。

首先,张教授质疑《弟子规》作者的身份,他说作者李毓秀是清代的一个秀才写的,我在这里补充一点内容,张教授只是提到了李毓秀的身份,他并没有谈到李毓秀的经历。

我在之前文章提到过,李毓秀是清代一位妥妥的“教育实战派”,为什么我会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呢?

相关权威资料上对于李毓秀的身份界定并不是仅仅只是秀才,而是清初学者,教育家,我觉得这个头衔是比较中肯且令人信服的。

李毓秀虽然只考中秀才,平生主要活动却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编成了《训蒙文》,他一生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训蒙文》最初应该是作为李毓秀的私塾教材,因为其仿照《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渐渐流传开来,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弟子规》版本是由李毓秀编著、贾存仁修订的版本。

贾存仁何许人也?关于他的资料比较少,主要提到了三点:“事亲至孝,工书法,精韵学。”

朋友们,注意这句“精韵学”,清初有一位精通“古韵”研究的大儒叫“顾炎武”,被誉为“开国儒师”,如果有接触到音韵学的人应该知道“精韵学”这三个字所含的分量。

以上内容是我对《弟子规》的作者做了一个尽可能全面的介绍,相信读者朋友自有判断。

另外,张教授说:“《弟子规》是按照《论语》中的一句话改写的,不就是八句话吗?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最后,他极力建议大家一定要回到孔子时代去(读《论语》)。

上面这张图是我购入的一本古本《弟子规》的开篇语,里面提到了一句话,编者称当时《弟子规》的风行几乎使《三字经》废弃。

《三字经》是蒙学经典,我们毋庸置疑,假如另一本书在同时代的流行几乎让《三字经》黯然失色,其“分量”可想而知。

张教授称读经典要读《论语》,这前半部分的观点,我相信没有人持反对意见,但是,他说小孩子不要读《弟子规》,却是不能够令人信服的。

诚然,《弟子规》中有些价值观念在今天看来不合时宜,但是,时代在变,人心没有变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奉行的“孝亲尊友、严谨诚信、力行和学文并举”的观念并不落后,反而随着时间的变迁,越加显得弥足珍贵。

关于张教授一刀切,让小孩子不要读《弟子规》的论调,我做一点补充、修正。

《弟子规》中的弟子,并不是指的小孩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在《百家讲坛》精讲过《弟子规》,他说这里的“弟子”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另一层意思指学生。

所以,根据我自己粗浅的理解,《弟子规》面向的人群有这么几种:

如果要选择童蒙养正的启蒙教材,推荐家长首选《弟子规》,因为《弟子规》中强调了规矩的重要性,可以帮助父母教导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他比一切其他书籍上教导的方法都管用。

正如钱文忠教授所说的:“当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和一条更好的路径时,我们就要回过头去,回到先民的智慧当中去,回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去,看看哪些智慧今天依然可以继承?”

我想当下的父母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段话带给我们的警示作用。

对于想要深入传统文化学习的成年人来说,如果读文言文有障碍,又想学习一些古圣先贤的智慧,那么推荐你读一下《弟子规》,《弟子规》全文三百六十句,基本上不用白话文翻译,而且其中“谨而信”部分的内容对于成年人的指导意义也是相当大的,这是我个人的阅读感受。

对于已经过了童蒙养正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课堂上已经接触到《论语》和《孟子》节选内容了,那么,这个时候建议你通读《论语》全文、《孟子》全文,有必要再读一下《大学》和《中庸》,领略四书的精髓。

不知上面的回答,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您是否有帮助?

更多传统文化与教育之道,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0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