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没有孕育出现代科学,没有物理化学,没有几何微积分,也不用学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古代读书人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一件事情上,玩弄文字。可以说,中国古人对文字排列组合的掌握能力,超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远高于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背唐诗宋词的很多,会写的有几个?能写出经典流传下来的好像一个也没有。既然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如此之高,我们华夏儿女学习、背诵古诗词自然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古诗词那么多,仅仅一个《全唐诗》收录的唐诗就有四万多首,加上其他朝代浩如烟海的诗词文章,我们应该学那些?我个人认为:反映古代人道德标准的不能学,因为人类的道德标准一直在变化。但是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可以学。因为人性这个东西,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变过。类似《弟子规》,《二十四孝》这样的道德启蒙读物不建议学。尤其是《二十四孝》,什么“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等基本都是糟粕。很多人会说,《二十四孝》不能读可以理解,里面写的故事确实是太夸张。但是《弟子规》为何也尽量不要读?《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就是教育顺从,在今天讲究个性的时代。《弟子规》只会湮灭人的个性,培养听话的老实孩子。你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吗?再说《弟子规》中的很多思想是农业社会、宗族社会的产物,在今天的商业社会,很多道德标准并不适用。小孩子按照《弟子规》中要求的去做,发现处处碰壁的时候,所学非所用,容易产生价值观紊乱。第三,《弟子规》对人的道德要求太高,很难具体操作。历史上“真小人”不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却遍地都是。说明:小朋友该不该学习《弟子规》,目前争议很大。我建议小时候可以不读,长大有自己的想法后可以推荐给他,让孩子自己判断,自己取舍定夺。反映人的情感的诗词可以多读。“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一愁一喜,今天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情绪时,吟上几句,感觉真的不一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兮”。《项脊轩记》中普普通通的一句直白的话,却有着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