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原来古代儿童是这样入学的

发布时间:2022/12/21 16:47:14   

《现代汉语辞典》“儿童”条称:“较幼小的未成年人”那么在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界定儿童的呢?小孩子是如何求学的呢?请容小编慢慢道来。

何为儿童

“儿童”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列子·仲尼》中已有“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的说法。这里的“儿童谣”,现代一般简称为“童谣”。

古人对未成年人的称呼最常见的是拿孩子头发来说事,通过发型、发式,来区别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

“鬌(duǒ)”,指一个人出生后第一次剪发,也是婴儿期发型。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挑个好日子为孩子剪发:男孩留囟角之发,女孩留顶发;或者男孩留左边,女孩留右边。

此即《礼记·内则》所谓:“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另外,“孩乳”、“襁褓”、“孩抱”等也是指婴儿期的孩子。

古代孩子常留下垂至眉的短头发,这叫“髦”,因此儿童有了“童髦”的代称。“髫”也是古代儿童发式,头发下垂,故有“髫”字的词汇均指儿童,如“垂髫”、“髫发”、“髫龄”、“髫年”等。

孩子稍长,家长最喜欢给孩子留的发式叫“丱”(guàn),头发束成两角,这是先秦已流行的儿童发式。

《诗经·齐风》中《甫田》里所描写的儿童,头发就剪成这样:“婉兮娈兮,总角丱兮。”因此,凡含“丱”的词汇基本都指小孩,如“丱童”、“丱岁”、“丱角”、“童丱”。

在“丱”的基础上,又演变出了将头发束为两结的儿童发式,形状如角,通称“总角”,“总角”遂成未成年男女代称。“总角”有两个发结,如果将头发梳成一个发髻,则称为“束发”,这是男孩15岁时开始梳的发型,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就读了。

蒙学初始

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相并列。《易经·蒙卦》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这是最早的蒙学论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

汉代,一年有三次入学时间,汉代政论家崔寔曾在《四民月令》中记载过具体入学时间:正月农事闲暇时、八月暑退时、十一月渐渐冰冻时,这三个时间都是农闲时节,为的是家长可以不必因为孩子上学而耽误农活。

到了南北朝时,开学时间得到了统一,冬天入学成为定制,但历朝开学时间并不相同。

如宋代农历十月份开学,陆游在《冬日郊居》一诗中写道,“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在注释中详细地记载道,“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开学时间的变化基本上都遵循“不夺农时”这一规律。

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俗话说“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还真有。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具体考试时间,各朝代、各学校都不同。

入学礼

“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八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

类似于今天的儿童初等教育,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THEEND

元芳你怎么看?欢迎小伙伴们评论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8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