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悯农诗李绅数第一,这首诗当数第二,若能吟

发布时间:2023/1/22 18:16:53   
脸上长了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41205/4530985.html

古代农耕社会,百姓们除了要四季劳作,还担负着各种苛捐杂税。底层农民的生活其实是非常辛劳贫困的,岁有余粮,腹中不饥,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很多山水田园诗人写道“斜阳照墟落,穷乡牛羊归”“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就像是农家一日游,只看到了田家闲逸风光优美的一面,却未体会到其背后辛酸劳累。

如果要了解古人真正的农家生活,还是要去“悯农诗”中寻找。“悯农”即怜悯、同情农民,小学生必背的李绅的《悯农二首》就是此类诗的翘楚。说他是悯农诗的第一名也不为过,短短20字,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写尽农作的辛劳和百姓的悲苦。

除了这“锄禾日当午”和“春种一粒粟”这两首悯农诗,唐朝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也涌现了诸如白居易《观刈麦》、杜甫《兵车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作。但是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李绅第一,接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的《田家》了。

《田家》唐·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先给大家科普个生僻字,劚(zhú),指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或锄一类的农具。这首五言悯农诗,乍看上去简单、明了,但仔细读读十分耐人寻味。

首先,这首诗言简意赅,以最少的文字反应了最残酷的现实。正如同李绅的悯农二首,字字朴实却字字振聋发聩。前两句,描写的是家中主要男劳力,父子俩人耕作的场面,父亲在原上耕田,儿子在山下锄荒。可以想象的是这片田不是一马平川、易于耕种的平原而是地势起伏、土壤贫瘠的山坡或丘陵,这就进一步凸显了农事的艰难。

其实劳人累人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心灵上的困顿,劳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让我们感受到的就是他们身体精神上的双重煎熬——他们辛苦劳作,年年苦恨,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收获的粮食大部分要上交地租,麦苗长势还未茂盛,那些地主阶级,就想着修仓收租了!可悲啊,这些农夫的命运!

这首短诗的作者聂夷中是唐末诗人,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诗作中尤属悯农诗成就最高,寄托了其对唐末乱世中农民悲惨境遇的同情痛惜之情。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就如李绅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寥寥几笔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寻常日常,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这其中的艰辛尽在不言中。

后两句“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所起到的作用亦如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句,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暗示了“官家”对农民劳动成果迫不及待的剥夺之心。

因此说聂夷中的这首20字《田家》诗,堪比李绅的悯农二首,实在不为过。倘若在一首“锄禾日当午”之外,也能吟诵出这首《田家》,那么,可惊众人矣。

有缘千里来相助,新手跪谢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