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习性 >> 流沙河不要迷信国学,旧的一套面对当代世界
在现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加大对于中国国学的弘扬,摆正了国学的位置,纠正了很多民众对于传统国学的错误理念。民众对于国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国学仿佛在悄然之间又重新走回了大家的视野,它走入课堂、走入电视节目、走入大街小巷。
但是其实在早些年,国学在国人这里是个比较尴尬的存在,那时候“国外的月亮更圆”的说法非常多,很多人虽然对中国几千年的悠久灿烂文化感到自豪,但是对于真正的国学却并不了解,甚至知道的大多是一些书上常提到的“文化糟粕”。
所以真的提到国学,但是的大多数人都是不那么自信的,甚至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西方的文明更加先进,更加有优势,这种观点甚至一度极端到“全盘西化”的想法。
但是当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综合国力方面,还是在文化软实力方面,都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甚至这还是不容忽略的声音。当中国国民都挺起腰杆、对我们的国家更加有认同感后,自然而然的对于国学也开始推崇起来。
就在学传统国学的风潮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流沙河却说:不要迷信国学,旧的一套面对现代世界是没有用的!他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他又何出此言呢?
国学究竟是什么
对于学习国学的热潮,真的完全推行起来,就是将一些《弟子规》《三字经》等等这一类的文学经典搬入课堂。
但是这样就真的是正确弘扬国学,学习国学的方法和途径吗?从一味的批判到一味的肯定,这两种极端显然都是非常不可取的。真正想要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正确理解“国学”究竟是什么。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那时候是指专门为了国家的贵族子弟而设置的学校,是给权贵阶层专门培养下一代的。在这样一种特权学校里,教的是经书、计算、音律、骑射。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国学”的范围慢慢扩大了,学校可以办到县里了,而且学生不需要天天去上学,主要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就是写文章,然后每月按时去学校交作业,老师的责任也主要是帮学生批改文章、教学生如何写文章。
到了民国,在那个战乱飘零的时期,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也就是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觉醒年代》中演的那样,我们在找寻救亡图存的新道路、新思想、新文化,对于陈旧腐朽的文化就要批判。
出国留学是热潮,都想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文化、思想,回来拯救当时腐朽不堪的祖国。虽然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并不是一味的反对旧文化、中国国学经典,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很少再有有志青年去全身心的学习研究传统文化了。
大家都一股脑的奔向新文化,只有学术领域,还存在一些需要处理的文言文资料,才得以保留几个教授“国学”的学院,那时候国学课的课堂,主要教授《古文辞类纂》《明儒学案》这些,还有例如王阳明、朱熹等的学说。
流沙河与国学
流沙河于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毕业于四川大学,早年曾在《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后来在四川省文联任职,到了年开始专职写文章,他的作品还曾今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在他念书时,民国政府确定的讲义里,包含有例如《诗经》《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还有一些古诗词等等。流沙河认为这些都不是国学,在他的观点里,“国学”是一门学说,是一种具有研究意义的学科。
而从民国乃至到建国以后,所让学生学习的那些文言文、古诗词都只能算是“国文”。而现如今,所谓的走进课堂的“国学”其实内容的广泛程度甚至不如民国时期,只统称为“语文”也是没有问题的。
在我们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对于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阅读甚至背诵,老师会从头到尾梳理每个词和字的意思,让学生们能够做到全文翻译,并且能将重点字词翻译准确,对于文章的内涵等等更是有一些标准答案,只要同学们死记硬背,考试能够答到得分点即可。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首先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国学的兴趣;其次也容易造成过度解读,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现代考试必须要一个标准答案;最后也容易让学生对国学的概念产生一种局限的思维。
不开历史的倒车
笔者还记得自家弟弟才上小学,天天放学回来,嘴里就念叨着《弟子规》的内容,而且能够将大体意思都讲出来,本来还觉得这学校的老师教的真不错。
但是发现其实他们对于《弟子规》的学习,都只是囫囵的接受,关于它的各种背景知识,还有里面的一些明显的糟粕思想,老师并没有加以指正、评议,只是一味地让孩子背下来,以此达到教学指标。
甚至是用《弟子规》,来作为教导孩子的范本,以此来提高道德修养。首先不说《弟子规》里究竟有哪些传统文化糟粕,就只是这种毫无辩证的完全吸收,就是十分不合理的。
流沙河曾说过:现在的国学课上教的东西,好多都是被历史验证过的,不足以救中国的东西。事实也是如此,《弟子规》中的大部分内容其实都已经落后于时代,并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
小结:
这样的“国学”没办法帮我们建立文化自信,也没有办法走出国门,进行文化输出。为了学传统文化而学习经典的行为本来就经不起推敲。我们真正要做到的不只是一味的吸收,也要批判地继承,将古今结合、中西合并、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有深刻价值取向的中华文化。
想要为“国学”找到真正的出路,只能往前看、向前走,永远不要开历史的倒车,一些已经宣告失败的“国学实验”,就完全没有必要再走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