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话题古代开学第一课天津博物馆宣教部

发布时间:2022/12/21 16:47:13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19/6010311.html

看完了央视版的“开学第一课”,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开学第一课。

入学时间

在古代,除“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并且古代的开学时间也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古代的入学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全都是利用农闲时间开学。而到了南北朝以后,开学时间相对统一,“春夏务农,冬季入学”成为主流。

入学礼仪

在古代,开学典礼远比现在要隆重的多,它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与成人礼、婚礼、葬礼一起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无论出身贵贱,若要开蒙入学,一定要行“入学礼”,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历经千年未改。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礼。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

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拜师行礼

国人讲究尊师重教,因此入学祭拜先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据《学记》记载:“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

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开笔礼

这是开学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

“朱砂开智”就是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

因为“痣”与“智”谐音,寓意着孩子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击鼓明智”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qiè),孙其业也”,意在通过击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

“描红开笔”就是学生在先生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这个字往往笔画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入学礼”完成后,才代表着学生已经正式拜在先生门下,开始踏上“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准备物品

据古籍记载,古代开学必不可少的准备有三样“束脩”、“青衿”、“笈囊”。

束脩shùxiū

束脩就是学费。新学期开始前,学费是古代学子首先要准备的。根据学业的不同阶段,束脩又有“入塾费”“拜师费”或“谢师酬金”等叫法。孔子提出人人都应该享受教育的“有教无类”观点,普及教育,广收学生。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汉代官学授课场景(汉画像石)

在古代,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公办的“官学”都是不收学费的,但一些民办的“私学”如书院、私塾一类学校都要收学费,谓之“纳费”,以补充教学经费的不足,提高老师的物质待遇。

早期束脩多为实物,但到后来就是银两钱币一类了,称为“脩金”。送脩金是古代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强制性要求。明沈鲤《义学约》规定:“义学束脩,东道总备。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

青衿qīngjīn

“青衿”是古代学子穿的“学生服”,相当于现在学生都有的校服。在古代,着装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阶层的人不能混搭。“青衿”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学生服”,明清时的秀才便全着青衿。青衿的特点是青色交领深衣,亦写作“青襟”。

青衿并非是明清时才流行的“学生服”。早在先秦时,青衿即已在学子中流传。

明代儒生服“襕衫”

《诗经·郑风》里有首诗叫《子衿》,诗中主人心里想着的那个人,就是穿青衿的郑国学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故《毛诗注疏》就此解释:“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隋唐时的学子也是这般装束。《新唐书》记载:“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人就位。”

除了衣服外,学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讲究,如春秋时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则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

笈囊jínáng

“笈囊”是古代放置书本、衣服等学习和生活物品的收纳用具。在中国古代,人们外出装收物件的工具有“褡裢”“包袱”等。褡裢是一种长方形布口袋,中间开口,两端装物。褡裢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两端装纸、笔、砚台、印章印泥、信封便笺等需要随身携带的学习、生活用品。

包袱比褡裢简单多了:用一块方形布料,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进去,然后将两个对角各自打结,可挎可背。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学子,在外出读书时都会背着一个大包袱。如今学校做思想动员时,常要求学生“放下包袱”即由此而来,但已完全是两个概念。

由于书本和衣物如果放在褡琏或包袱内很容易起褶、变形,所以,古代学子多用“笈囊”或“箧笥”、“箱笼”等东西来放置学习、生活物品。

来源:罗山优选中国少年国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8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