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弟子规第4集

发布时间:2023/4/3 19:35:11   

《弟子规》

第4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7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第十七页,我们从倒数第一行开始看起。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这一句经文,这是说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都是念念为着自己的儿女着想,都是为我们好,应该要恭敬的来聆听。我们要了解到,孝顺父母,对于父母所教诲的这些道理,确实要认真的去落实。

“父母教,须敬听”,我们把它推而广之,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同时也要做到老师教,须敬听;长官教,须敬听。在学校当中,对于老师所给予的教诲,我们也要恭敬的顺从、聆听。我们是不是能够得到好的老师的教导、得到贵人的帮助,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取决于自己的学习态度、谦虚受教的态度。一定要有虔诚恭敬的心来对待我们的老师,不能够阳奉阴违。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的道德学问能够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起源于我们的恭敬之心,这是老师教也要须敬听。

长官教也要须敬听,我们到社会上从事各种工作的时候,对待自己的长官,也同样要具有这种恭敬谦卑的态度。一个人在事业上是不是有所成就,也是他在团体当中,他如何处好与长官、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长辈常常教我们,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当中,就要多看、多听,而要少说话,要去多学习,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这些新的境缘当中,制造一些没有必要的矛盾跟麻烦。

好,这句经文补充到这里。我们接着看下一句:

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做为父母,往往是“爱之深,责之切”。当父母对我们有这些责备、教诫的时候,我们要顺从、要接受,不能够强词夺理,自己总是找很多的借口、很多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这就不对了。往往我们这种不能够受教,这种态度会让父母跟老师感到非常的难过。

做为一个孝子,能够做到不待父母的呼唤而能应,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时时刻刻能够去感受、体会到父母跟老师的需要。“不待父母之命而能行,不待父母之教而能听,不待父母之责而能承。”我们有一种善体亲心的态度,时时刻刻父母对于我们的呼唤、父母对于我们的教诫,乃至于父母对于我们的责备,都能够恭敬顺承。我们想想看,父母对于儿女的责备,必定是因为在为人子之道当中有所亏欠、有所不足,父母才会对我们进行责罚。我们做为子女,本身就没有做到子女应该要做的本分跟义务,特别是犯了错误之后,父母亲如果对我们有所责备,我们态度又不肯接受、不能够顺承,就违背了为人子所应该有的孝道了。

我记得之前曾经到弘明实验学校去参观,这个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过程当中,老师是从小就是用《弟子规》来教导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学习《弟子规》、《三字经》、“三百千”,学会背诵《论语》。在每次日常生活的品德方面的要求上,也都会有一些侧重点,每个时期侧重于在落实《弟子规》的哪一条。在弘明幼儿园的小公告栏上都会看到这些小朋友,他们每天都把《弟子规》落实了哪些方面,父母亲就会帮助他,把他有做到的写出来,对孩子从德行的方面进行一些鼓励。

当然也会遇到一些孩子,因为在家庭里奶奶、爷爷、父母亲比较疼爱,有些小朋友他才两岁就自己做错事情不会认错。有奶奶就来跟老师说,我们这个孙子从来不认错的。而园长他们很有智慧,在弘明没有不认错的孩子,为什么?认错就是好宝宝,改过就是好宝宝。做错事情不怕,最重要的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面对自己的问题,勇于改过。弘明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品德的修养,乃至于到小学、中学的阶段,我们看到在布告栏上,同样是用孝亲尊师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他每天的德行是不是有所进步,就会把这些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写在公告栏上面,都是他们有没有落实孝亲尊师的德目。

我们知道,普天之下最疼爱我们的就是父母跟老师,所谓“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如果父母对于我们所作所为,已经感觉到就非得要责骂、教诫,要打骂不可,那就说明我们的问题确实已经是非常的严重了。我们做为子女、做为子弟,当父母在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有恭敬顺承的态度。如果父母都已经动怒了、发脾气了,我们还觉得不痛不痒的,丝毫不肯认错,这样父母的内心就会感到非常的难过了。“父母责,须顺承”,这里是强调顺承,就是要有顺从而接受的态度。

在中国的历史上,对于孝亲尊师方面,这是整个国家、政府、朝廷都非常重视的一个德目。我们翻开一些家谱,就会看到有一些条目颁布的家规、家训,都是朝廷的这些皇帝或者这些大臣所颁赐的,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孝亲尊师这个德目。而父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世界上最为亲爱的人。如果做为儿女来讲,不知道报答父母的恩德,反而做出很多违逆父母的行为,这个在古人的观念里面是天理难容的。不孝这个罪过,在中国古时候这个罪是摆在第一等罪的。

师父上人曾经回忆过,在民国初年抗战之前,师父那时候年龄还非常的小,还有一点点印象,在中国的刑法当中有一条叫做“亲权处分”,亲就是指的父母双亲。亲权处分就是说,当孩子他犯错,甚至犯罪的时候,做为父母,他有权力来处分自己的子女。不孝父母或者在外面作奸犯科,父母亲完全没有办法去改正他这些错误跟习气,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父母亲到衙门里面去告儿子不孝父母,要求朝廷把自己的孩子立即处死。像这种情况,地方的衙门也好、国家的政府部门也好,立刻就执行的,没有辩论的余地,这是属于亲权处分。亲权处分,在抗战前后这条法律就废除了。我们看,国家政府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这些不孝顺父母的孩子。从前人,因为国家这么提倡,有这样的严重的刑罚,即使是不孝,也要装成孝顺的样子,不敢不孝父母。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有亲权处分的权力,这要去告状,真是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辩驳的。我们想想看,当一个人他的德行、他的行为已经恶劣到连父母都抛弃他的程度,像这样的人他没有资格在天地当中立足来做人。可以说这个法律,在情理法方面都是说得通的。我们想想看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父母最爱、最疼的就是自己的子女,但子女如果是不孝到连父母都不要他的话,确实父母就有权力做这样的处分。师父上人也谈到,这个法律他觉得不应该废除,有了这条法律,孩子纵使再不孝,他也得装一装,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古时候圣贤人在教导自己的儿女的时候,都是非常有智慧的。我们就曾经看过周公跟他的儿子伯禽之间的故事,非常的发人深省。周朝圣人周公的儿子叫伯禽,伯禽跟着康叔曾经三次去见周公,可是每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周公的时候,他都被父亲狠狠的打了一顿。打了之后,伯禽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跟着康叔三次来见我的父亲,父亲都要把我打一顿?他心里面就感觉到很纳闷,毕竟古人都是从小接受圣贤的教诲,父亲周公对他这样的一种责打,他不但没有怨恨自己的父亲,反而自己非常认真的反省,觉得我自己一定是在某个方面做错了什么事,父亲才会这样责打我。于是他就去找到了一位贤臣商子,商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对伯禽来讲是一位长辈,于是他就跟商子请教,说父亲为什么要打我?商子在教导伯禽的时候非常的有智慧,他并没有马上把结果跟答案告诉伯禽,而是教导他说,你到南山的阳面去看看乔木(乔木是一种树的名称);并且又告诉他,你再到北山的阴面去看看梓木,看完之后你就能够明白了。

于是伯禽就听从商子的教诲,到了南山的阳面,去看到了乔木,结果他就发现,乔木是非常的高大而茁壮,非常挺拔,挺立在那里;这时候他又转到北山的阴面,来看看梓木,结果发现梓木是又矮又小,好像还在那里俯着,乔高而仰,梓是卑而俯。于是伯禽看完了之后,就回到了商子的面前,并且跟商子说,“我看了乔木跟梓木之后,我体会到乔木它是非常高大而有威严的,代表的是父道;梓木是又矮又小,而且还俯在那里,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子道。”商子一听伯禽所说的话,心里想真是孺子可教也,这孩子是很有悟性的,于是就告诉伯禽说,“你再去见见你的父亲周公。”

于是伯禽又再去见自己的父亲,他见到父亲的时候,马上就“入门而趋”,这是说一进门,马上步子走得很快,没有慢悠悠的;“登堂而跪”,见到父亲马上给父亲行叩首的跪拜礼。父亲周公非常的高兴,跟儿子说,“你一定有得到有仁德的长辈给你的指导。”

我们在这里就看到了一种人伦的次序,也就是说父亲他就像南山阳面的乔木一样,是非常高大挺拔、是非常有威严的;而做为子女,就如同北山阴面的梓木,他始终有做为一个子女应该具有的谦卑恭顺的态度,从这里就看到人伦的秩序。做为父亲有父亲的威严,做为儿女就有做为儿女应该要有的恭敬跟顺从,长幼尊卑的顺序,这种秩序才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呈现出来。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为顺应了宇宙自然的大道,才会和睦相处。这就是教导我们,我们的这种恭敬心自然是从恭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的。周公跟他儿子伯禽的故事也是非常的发人深省。

同样在汉朝,看到有一位贤者叫韩伯俞。韩伯俞他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孝子,他生性对父母就非常的孝敬。母亲是一位教导子女非常严格的好母亲,伯俞平常如果犯了一些过错的时候,母亲就会拿着鞭子、杖子责骂他、责打他,伯俞每次都非常的恭敬顺从,对于母亲对他的责罚心里没有一点的怨恨之心。有一天他又犯了错误,结果母亲就拿着杖子要责打自己的孩子,想不到这个时候,伯俞突然间就大哭起来。他的母亲感到非常的惊讶,就询问他说,她说:“以前我打你的时候,你都很恭敬欢喜的接受,从来没有一点怨恨、不满的这种表情,也从来没有哭泣,我今天打你,为什么你会这么悲伤的哭泣?”伯俞就跟自己的母亲说:“在往昔儿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您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就知道母亲的身体很康健,还有力气来打我。可是我今天看到母亲打我的时候,我已经觉得不痛了,这就发现母亲气力愈来愈衰、年纪愈来愈大,恐怕母亲的身体不好,恐怕我要奉养母亲的日子也就愈来愈少了。我想到这里,自然而然悲伤的哭泣起来了”。

孝子对于母亲至诚的孝敬之心出于真诚,确实是感人至深。李文耕先生说,为人子女,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父母亲生我们、养我们,让我们每天日渐强壮,愈来愈长大,这都是父母亲辛辛苦苦养育的结果。可是儿女一天天的茁壮成长,做为父母,他的身体却是一天天的衰弱下来。可以想想看,我们能够承欢膝下侍奉父母的时间,光阴还有机会真的是微乎其微。天伦之间的相聚,这种其乐融融的景象,我们再想想看,也不过就是几十年,没有办法达到上百年的时间。韩伯俞他所讲的,母亲现在的力气愈来愈衰微了,打在我身上都不觉得痛,这个话让普天之下所有的孝子都会感到难过。这个故事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伯俞泣杖”。

我们想想看,当父母在责罚我们的时候,其实他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伤害,为什么?发一次脾气,至少要三天的时间,甚至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够恢复正常。没有人喜欢无缘无故的去骂人、去打人,首先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但我们父母亲之所以会责骂、会责打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在犯错的时候能够永远记住教训,他宁可发脾气伤害自己的身体,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女学坏。做为子女来说,要对得起父母亲对于我们这分关怀、这分爱护。

我记得在小时候,因为看到母亲非常的辛苦,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来,很辛苦的开始一天的工作,有时候一直忙到很晚,内心里面特别的感念母亲的恩德。每次犯错误的时候,都是母亲在教训、在责打。看到母亲为了生活所需,每天都要辛苦的工作,当时妈妈就跟我说,“我就负责每天去赚钱来养活你,你就负责每天好好的读书,来完成你的学业”。我记得小时候对母亲的孝心非常真诚,在学校读书也就格外的认真、格外的用功。有的时候考试的成绩没有特别好,没有达到我理想的状态,回到家里不用等到母亲责问,自己就已经开始流眼泪,向母亲忏悔。我们在从小到大,点点滴滴的毛病习气,都是因为母亲及时的纠正,才不会一直长养成无法改正的程度。母亲在我小时候总是会注意抓住一些机会教育点,她觉得有些事情,譬如说说谎话,或者是无缘无故去拿别人的东西等等,这些小小的毛病,在母亲的眼里都是看得挺重的,有犯过一次、犯过两次,这个过程母亲都不会轻易的放过。要不就是跟我们讲道理,让我们能够改正,如果改不了,家里常常都会放着竹子做的小鞭子,小时候也没少挨打。因为比较淘气,又喜欢欺负小朋友,妈妈经常会教训我们。

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小时候,因为父亲特别的疼爱我,家里的玩具就特别的多,电动小汽车、电动小火车,买了满满的一屋子,父亲就非常的疼爱我。左邻右舍的小朋友都喜欢来找我玩,因为我玩具特别多,但是我小时候就很霸道、也很自私,不喜欢把自己的玩具分给人家,有时候看到隔壁家的小朋友来了,经常就把人家打哭,孩子就每天都哭哭啼啼的去找他的奶奶告状。那时候只有二三岁,我的爷爷看到说,“孩子从小就这么霸道,从小就这么会欺负人,真是不得了,一定要把她好好教训一通。”我现在还记得,也就大概是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又做错事情,结果爷爷就拿着绳子把我绑起来,就放在房子最显眼的地方,人来人往都能够看到,就让我要记住这个教训,以后绝对不能够欺负小朋友,有什么好东西要跟小朋友分享。就绑在厅里面,被爷爷教训了很长时间,每个经过的人都看到,这个小朋友平常都在打人、都在欺负别人,今天终于被她的爷爷教训了一通,大家都很高兴。这个印象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当中。因为小时候把一个孩子的这些坏习气改过来,他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容易改正的。虽然爷爷很早就过世了,但是爷爷在小时候对我的教训一辈子都记得,教我们从小要学忍、学让,不能够没事就去欺负人家,这对于自己的一生,人际关系也好、为人处世也好,这种坏毛病是非常不可取的。

当时母亲看我在那里很委屈,后来也帮我来求情。才二三岁的小朋友,被绑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示众,真的是已经犯错犯到爷爷不能够忍受的程度了。不过爷爷对我们还是特别疼爱的,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母亲在教训。从小到大做错事情,妈妈最厉害的武器就是一个竹子做的鞭子,打在身上很疼,但又不会打伤。但是到了七岁的时候,妈妈就说“我以后就不打你了,有什么事情就跟你好好商量,因为你也长大了,懂得道理了”。但是小时候被爷爷,被母亲、父亲责罚的回忆,对自己一生影响很深远。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我在一些是非对错的面前,自己能够掌握住一些原则,其实都是小时候在家庭里面,老一辈的老人所给予我们的这种教育,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影响很深远的。

奶奶给我们留下的回忆,就是奶奶非常认真的去祭拜祖先、去照顾全家大小,而爷爷则是很有威严,孩子犯错也绝对不会去溺爱孩子。爷爷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读书人,写一手好字。一直到爷爷过世的时候,我打开爷爷生前所写的笔记,上面都是蝇头的小字,记载了很多古圣先贤的格言、警句。我就深深的记得爷爷曾经写过一首古诗,上面有一句话,“后退原来是向前”,这句话也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灵当中。就是说遇到什么事情,一定不要都往前冲、往前抢、往前争,而是要记得往后退,后退原来是向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些德目,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祖德传承的大根大本,我们德行的各个方面总是离不开这个范围。每天也是要反省跟检点自己,有没有真正落实祖先留给我们的德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论语》的“里仁”篇当中也有一句经文,是说“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雪公老人在讲解这段经文的时候就谈到,“做父母的心时时刻刻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这是一点都不假。“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像我奶奶在九十三四岁的时候,她还在牵挂着自己七十多岁的儿子,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还会牵挂、还会关心。父母的心,即使是到了年纪很大了,他仍然是念念都在自己儿女的身上。父母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看着自己五六十岁的儿子,他还是觉得这是个小孩子,对他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是会挂心。在历史上就看到,周文王他活到九十多岁,当时的武王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年龄也不小了。从前人有借寿的说法,就是儿子借寿给父母。文王他九十三岁的时候,本来他是可以活到上百岁的,但是他借了七年的寿给自己的儿子武王,所以武王他多活了七年。武王他已经这么大的年纪了,他的父亲还牵挂着自己的儿子。

我们看看做为父母这样的一种存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寿命、自己的一切都愿意奉献给自己的子女。这种父母爱子之心,我们做为人,如果不知道孝养父母,那真的是没有理由在天地当中为人。如果一个人不孝的话,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他对于社会国家也必定不会真正的忠诚。《大学》说:“其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也就是说你对于关系厚的人很薄,对关系薄的人却情同骨肉,这个是不符合道理的。有很多的父母亲在临命终的时候,不管什么人在不在眼前都不要紧,但是他心心念念的还是想要见自己的儿子一眼;有时候儿子还没有赶回来,他也一定等到儿女回来之后,他才闭上自己的眼睛。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为人子女的人,对于父母的年纪我们必须要能够清楚了解,父母今年是多大的年纪了,哪一天过生日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为人儿女所必须要清楚明了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古以来父母能够受子女孝养的确实是很少。我们看一个孩子,“三十而有室,四十曰壮”,这个时候母亲、父亲已经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了,如果他没有活到七十岁,我们能够跟父母相处,能够承欢于膝下侍奉父母的这些时间、这些机会,真的是非常的有限。所以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就是给我们一种紧迫感,知道说要抓紧机会、抓紧时间来孝养自己的父母。雪公老人也谈到,从前在过年的时候,时序进入腊月,还没有出正月,儿女都不许在长辈面前说不吉祥的话,都是要说吉利的话,这也是一种孝心的表现。我们想想看,父母亲能够陪伴我们,这样的日子还有多久?所以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历史上我们知道,子路他是非常有孝心的人,当年父母在世的时候,他家里确实是非常的贫穷,可是子路他很有孝心,他是为了自己的父母亲负米百里之外,去背米回来,来供养自己的母亲、父亲。等到后来他做了官,每天吃着山珍海味的时候,他一看到这些食物就掉眼泪,为什么?因为想到虽然自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父母亲已经离自己远去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欧阳修先生写过一篇〈泷冈阡表〉,这里面就谈到,父母在世的时候你奉养他一碗饭,比他过世之后祭五鼎还要好。这就是启发我们,要趁着父母还非常健康、还健在的时候,要赶紧尽孝。如果没有这个人伦的基础,要为国家社会尽忠,是不切实际的。

在“净业三福”当中,首先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摆在第一位的。我们对于父母,《论语》当中讲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怕来不及报答父母的恩德。之前在学习《小儿语》、《续小儿语》也跟大家分享过,我们亲近王伟勇教授的时候,他曾经跟我们谈过,之前因为父亲在福建这一带曾经上过私塾的课程,他们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家里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读书,所以他们读书、学问都做得很好。当时在读书的过程也是非常辛苦的,他说他克勤克俭,在读博士的时候,还要经常跟着他的兄弟一起,到外面去卖烧饼、油条,磨豆浆,去卖豆浆,卖这些早点,他还要去做保姆来帮补家用,都是在很辛苦的环境之下读完书的。他读完博士学位之后,在那个年代,学问做得这么好,书读得这么高,这是社会上人们都很羡慕的。他就非常希望,终于有机会可以报答母亲的恩德,可是想不到他博士念完之后,母亲就离开人世了。他后来在学界种种的成就,又成为了大学有名的教授,他这些荣耀,他的这些福报,心心念念的都想要让母亲能够去享到,可是母亲却已经离他而去,这在他的人生历程当中,是一生都放在心中的一种痛苦。像老一辈的老人家,心心念念想着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恩德,这种孝心是非常淳厚的。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我们要抓住机会、抓住时间点来报答父母的恩德,千万不要为人生留下任何的遗憾。

“一则以喜”,一想到父母的年纪,幸好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注意来孝养父母亲,父母能够还非常的健康长寿,这是做为子女最为感到欣慰的事情。尽了自己的孝心、孝行,能够显扬父母的德能,这是“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父母的年岁就像日历一样一天一天的减少,天增岁月不是人增寿,是人减岁,我们真正能够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实也都是非常有限的,这里说“一则以惧”。儒家说世间法确实是说得非常的微细,从心的细处来讲起,孝敬是世出世间法的大根大本,能够把根本巩固好,我们无论是在世间从事于任何行业,还是修学出世法的这种修行,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在这里,把雪公老人所谈到的欧阳修先生《泷冈阡表》也节录了一些重点出来。我们体会到古人是用什么样的一种心来孝养自己的父母的,这一言一行、在在处处都是我们的学处。欧阳修他在《泷冈阡表》当中就谈到,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的母亲非常的有节操,守节不渝,就抚养着儿子长大成人。在生命的历程当中,他也感受到母亲这种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长大的不容易,母亲对他点点滴滴的教诲,他都铭记在心里。虽然他年纪很小,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走了,但是母亲经常跟他讲他父亲生前的德行,跟他说,你的父亲做官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好官,而且是乐善好施,喜欢结交朋友,喜欢用非常好的饮食来对待宾客。虽然他做官的时候,他的收入、他的俸禄是非常微薄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他遇到有朋友来到家里的时候,他依然是非常的慷慨、热情的来款待他。从这里就看出,他做为父亲,他对于钱财物品的态度,本身他就看得很淡,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而是尽心尽力的来对待一切的朋友、一切的宾客。当他父亲走的时候,家里生活是非常拮据的、非常贫困的。母亲就给欧阳修讲他父亲的这种德行。

父亲首先有什么样的德行?首先就是父亲的孝敬之心。欧阳修的母亲就说,当我嫁到欧阳的家庭的时候,当时我的婆婆已经过世了,但是我能够体会到你的父亲他是一个大孝子,对于父母亲是非常非常孝敬的。你虽然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我也不知道你以后是不是能够成材,但是我非常确定的一点,就是你的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忠臣孝子,他的后人一定会发达的。

我们看欧阳修,他的官位也是做到很高,在这个高位上他也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去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老百姓,这些可以说也都是继承了他父亲所留传下来的家风。

欧阳修的母亲刚刚嫁到家里的时候,因为她的婆婆刚好也过世了,她的先生守丧期满的时候,刚守丧完一年的时间,每次当他祭拜自己的母亲,他一定会流着眼泪在那里感伤的说:“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也就是说,我祭祀得再丰富,也不如生前一点点微薄的奉养。

老人家经常讲一句话,是用闽南语讲的,翻成普通话、国语意思是,“生前一粒豆,胜过死后拜猪头”。闽南话里面就有一句谚语,刚好就和欧阳修的父亲所讲的这句话是相同的。你祭祀得再丰富,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不如生前微薄的奉养,母亲、父亲都还能够接受得到。祭拜母亲的时候他又说:“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从前母亲在的时候常常不够吃,家里生活比较贫困,现在我非常富足而有余,可是我的福报母亲却没有办法享受到了。欧阳修的母亲看到她的先生对于自己的母亲这种孝敬之心,一开始她觉得可能是因为她的婆婆刚走不久,他会很怀念自己的母亲。后来发现,他后来一直都是如此,乃至于一生当中“未尝不然”,一生当中都追念自己的母亲,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是非常孝顺的人。

奉养父母不一定要非常丰厚,有的人讲排场,讲奢侈浪费,不一定是这样子,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孝敬的心。“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这些利益虽然不能够遍施给所有的人,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的心。母亲就把父亲生前的德行,以及父亲的这种志向,教给了自己的儿子欧阳修,欧阳修把母亲的教诲记在自己的心上,一生都不敢忘记。

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非常好,道德非常为后人所称道,后来学而优则仕,又做到了很高的官位,一生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在这篇文章当中就回忆起他父亲、母亲所留下的德行,以及给予他的教诫,他一生当中都不会忘记。

后面他还谈到自己母亲的德行,也是非常的感人。他说他的母亲姓郑(郑氏),母亲的家庭是江南的望族,母亲她生前,一生当中就非常的恭敬节俭,而且有仁爱之心,在礼节方面做得非常好。虽然过去是江南望族,但是后来家道中落的时候,母亲她治家就是以俭约,勤俭持家,日子过得非常好,也过得非常的安稳。等到后来虽然家庭富裕了,但是母亲因为勤俭习惯了,她也从来不会铺张浪费、不会花费过多,用身教来给自己的儿子做出了俭以养德的德范。母亲曾经说,我的儿子不能够“苟合于世”,她非常了解自己儿子的性格,他不会跟一些恶人狼狈为奸,也不会苟且的迎合世人的,“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她说我平常日子就要过得比较节俭一点,这样才能够度过那些可能要遭受的患难。母亲她就具有这种非常令人敬佩的德行,知道防范于未然,虽然现在生活很富裕,但是我依然是勤俭持家。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平常的生活作风都保持得俭朴,一旦他们的生活遇到动荡候,他就依然会感到非常的适应、非常的习惯,因为苦日子已经过惯了。一个人在官场当中,他的起起伏伏、起起落落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他的母亲就非常明智,无论家庭是富裕还是贫穷,她始终都持守着她节俭的德行。

果然欧阳修有一次就被贬到了夷陵这个地方,虽然自己的儿子被贬官,但是他母亲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谈笑自如,并且跟自己的儿子说,她说:“我们家本来就是很贫贱的家庭,我已经习惯过着这种节俭的贫贱的生活了,你能够安乐的对待,我也就感到安乐了。”母亲在自己儿子遭受贬官的时候,她的心还能够如如不动,我们就可以想像,像欧阳修本人以及他的母亲,在他们身上就具有范仲淹先生的那种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在读《岳阳楼记》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感动,他那种为国为民的广大的胸襟,他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而处江湖之远的时候是忧其君。进也忧、退也忧,他什么时候才乐?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时候的贤人、君子他们的心境,都不以自己的成败得失而心境有所起伏,他念念想的都是国家、社会、人民,不把自己小我放在心上。有这样贤德的母亲,才能够培养出贤德的儿子。

在《群书治要.晋书上》当中谈到:“俭,德之恭也;侈,恶之大也。”提醒我们俭以养德的重要性。确确实实节俭是一个美德,奢侈则是严重的恶行。因为我们节俭,可以培养我们一种真诚的爱心,自己的用度比较节省一点,但是我们的福报、这些钱财都可以用来去利益更多有需要的人。可是如果一个人他很奢侈,这就后患无穷。我们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很多历史的公案,像石崇、王恺斗富,结果他一生当中都没有办法得到善终。还有像朱无繇,这都历史上有记载的,家里那么富有,妻妾成群,身上穿的衣服、袜子都是绫罗绸缎,等到最后家道败落的时候,他的妻子、他的姬妾去外面跟人家讨饭,去跟人家讨一尺的布都讨不到,身上穿的都是破衣破袜。老祖宗教导我们要俭以养德,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这句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

请接着看下面的这句课文,我们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的第十八页,从第一行开始看起。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教导我们,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要非常的体贴、非常周到。这句课文在历史上也是有典故的,在二十四孝当中,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能够安睡,冬天寒冷的时候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觉之前会帮父亲把床扇凉。所以这段公案、典故就体现出孝子对父亲的至诚的孝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冬则温”,“温”是“致其暖”的意思。冬天非常的寒冷,到了冬天的时候就要想办法让父母亲能够穿得暖,晚上盖的被子能够睡得暖,“如温被加衣之类”。“凊”,是指夏天的时候,“致其凉也”,要让他感到很凉爽。譬如说有帮父母亲准备扇子,有一些季节或者有些地区还需要用到空调,总之,让生活的环境非常的舒适。我们想到当子女他呱呱坠地的时候,母亲对他的照顾是三年不离怀抱,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常常想着自己的儿女被子有没有盖好。做为母亲,从早到晚心心念念她的心都是挂在自己儿女的身上。当我们小的时候,“口不能言,身不能行”,如果没有父母亲对于我们这样的养育,怎么可能长大成人?

当我们长大了之后,父母亲日渐老矣,子女却日渐的强壮,父母亲一天比一天的衰弱了。想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时时刻刻想到如何来照顾自己父母身体的安康,冬则温,夏则凊,冬天的时候让他能够感到温暖,用各种方法能够让他保暖;而夏天的时候则是“令之凉爽”,从饮食上、从生活上各个方面,让他生活会感到很舒服、很舒适,以及一切的养身之事。当然不只是这个方面,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照顾到父母的地方,这都是为人子女应该要去落实的。

我们在这些年来,非常的感恩师父上人的一种慈悲的示现。为什么?因为我们常常跟年纪大的老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体会到父母、老师、长辈他们生活上种种的不方便、种种的需要。照顾一个老人的时候,有时候往往就像在呵护一个婴儿一样,因为年纪大了,在各个方面都需要非常细心的去关心、照顾,我们也就有很多机会能够承欢于父母、老师的膝下,并且学习如何照顾老人、如何照顾自己的父母跟老师。譬如说有时候出门,我们在欧洲就有看到,欧洲人他们设计的一种枕头是非常舒服的,因为老人年纪大了,他的脊椎、颈椎都不是特别好,晚上睡枕头,它的高低还有它的品质对于睡眠是很有影响的。我们出门的时候,因为常常在各个国家走来走去,老师晚上要休息,就是这个枕头,因为欧洲人设计的这种枕头非常的舒服,通常学生们也都会带在身上。像这些用品也会放在我们的行李当中,等到了一个地方的时候,赶紧,老师还没到,我们就提前要把老师的这些枕头、这些生活要用的东西,先把它在房间里面摆好,让老人家到了这个地方很快就可以赶紧去休息了。这些点点滴滴的照顾,我们也都是在跟着老人家的时候,一方面跟着身边的侍者们去学习,另一方面自己也是用心的去观察。

在去年,我们是第一次到德国举办世界万姓先祖的祭祖大典,当时在祭典要举办的那一天,有一个让我们非常印象深刻的体验。我们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别墅当中,当地的长辈他们非常的用心,觉得老人家要生活,特别租了很舒服的别墅,让老人家平常就住在这里,要去祭祖大典的会场就还需要经过一段路。我们那天早上要去参加世界各族万姓先祖祭祖大典的时候,我们走出了别墅的门口,发现那天早上下了一点雨,地上都是非常湿的,楼梯往下走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平常我们有一个习惯,特别跟老人在一起的时候,上下楼梯我们一定要走在老人的前面,通常会有一个人走在老师前面,其他的人在旁边扶着,这样会比较安全。那天我走出来的时候,我就走在师父上人的前面,刚好一出去一看,楼梯非常的滑,而且刚下过雨,老人要走这段路是挺辛苦的,当时左右二边的扶手又离得很远,手又够不着。刚好那天要祭祖,可能老祖宗给我们加持,突然有一个灵感,我走在前面,我就把手伸出来,当成楼梯的扶手,让老师就扶着我的手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就在走这段路的过程当中,好像在那一刹那,就感受到父母跟子女以及老师跟学生那种一体不二的关系。当老师很年轻的时候,老师把他的智慧经验都无偿的传授给我们,当老师年纪大的时候,做为学生,在生活点点滴滴,就要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回报自己的老师。我们在扶着师父一步一步的走下楼梯的时候,那种感受就是“孝”字是老一辈跟子一辈是一体不二的关系,就在那一刹那之间感受非常的深刻。我们真的内心当中非常感恩老人家的这种慈悲的示现。因为有时候年轻人比较没有耐心,觉得说老人生活的种种方面都很不方便,动作也很缓慢,吃东西也很缓慢,有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耐心去侍奉、去照顾。我们的感受真的是特别感恩老师的这种慈悲,让我们在跟老师、照顾老师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去体会老师所教导我们这些学问、道理。

“冬则温,夏则凊”,典故是出自于东汉,有一个孩子叫做黄香,我们都很熟悉“黄香温凊”的故事。在《三字经》当中也谈到“香九龄,能温席”,就是指东汉九岁的孩子黄香。黄香字文强,他是江夏人。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当时他非常的哀伤。邻里乡党看到孩子这么孝顺,都对他非常的赞叹。后来他就和他的父亲相依为命的,但是因为家里非常的贫穷,父亲的身体也不是非常的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九岁的黄香一个人去担负起来,对他的父亲非常孝顺。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非常的热,他就拿扇子把枕头、竹席扇凉了之后,再让父亲去入睡。等到冬天的时候,因为天气非常寒冷,每次他都先钻到被窝里面,把被子、把席子都焐暖和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我们从这里可以体会到,黄香的年纪虽然非常小,但是他时时刻刻都能够观察到父亲有什么需要。他有时时来关怀自己父亲的心态,我们可以想像当父亲所有生活起居所需要的一切,他都会尽心尽力的来照顾、来付出。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九岁的孩子能够对父亲这样有孝心,就感得当地的地方官员非常的感动,太守刘护就特别赞叹他。在古时候有举孝廉的制度,后来就推举他做孝廉,黄香他一直官位做到了尚书。

我们可以想像,如此有孝心的人,他用这种心来对待老百姓,来治理社会、治理国家,他一定会治理得非常的好。因为孝心能够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子女、爱一切人的父母,“凡是人,皆须爱”。当时的皇帝也是非常赞叹他,说:“江夏黄香,天下无双”,黄香的典故流传千古。

王应照先生说,他当时照顾父亲的时候只是九岁的孩子,我们想想看,用常情来说,像扇枕、温被子这些事情,应该都是父母疼爱孩子的时候父母为孩子做的,反过来做为孩子,他能够这样来对待父母,这种孝心真的是非常的可敬、可佩的。九岁的孩子都能够做到这样,我们想想看,做为大人来讲,如果都不知道对父母尽孝的话,或者尽孝的时候又不能尽心尽力的来做,我们心里会不会感到非常的羞愧?黄香他年纪这么小,他就能够出自至情至性的来孝敬自己的父亲,如同王应照先生所说的,他所做的这些事情照常理来讲都是父母给儿女做的事。

有一个同学,她也是从小让她的儿子学习《圣学根之根》,她的小朋友也是才没几岁,对父母亲就很孝顺。有一次她给我看了一个视频,小朋友他每天也学黄香,父母要睡觉之前,他拿一个小扇子去把父母要睡的地方扇凉了,然后才请父母亲去睡觉。这是从小就在读诵《圣学根之根》长大的小朋友。他父母本来也是很高薪的工作,每个月能赚好多万的钱,但是她接触圣贤教育之后,她一心想要来从事这个工作,就带着她的孩子专心的来学习《圣学根之根》。

如果用父母爱护儿女的心,我们反过来来孝顺自己的父母,我们自自然然都能够像黄香这样子,体会到父母亲实际上的需要。有时候我们从巴黎回到亚洲的时候,因为有时差,时差有时候要是身体比较弱、气血比较亏的人,时差都不太容易调过来。有时候调时差调了将近一个月,都还没有完全把生物钟调整过来,这个过程挺辛苦的。有一次也是同样从巴黎回来的时候,刚好那几天有个假可以回去看望父母,因为有时差的关系,白天还是一直想睡觉,晚上整个人就非常有精神。因为已经离开家乡很久了,回到家里看望母亲的时候,白天又一直在睡,我就记得那一天,父母亲就煮了一顿非常丰盛的午餐,等我睡醒了之后就起来吃。已经好多个月没有吃到家乡的菜了,当时能够吃到父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觉得内心感到特别的幸福。就想起小时候唱的歌,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有爸的孩子像个宝。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旅途归来非常疲惫,能够吃到温暖的家乡菜,那种心情是感觉非常的幸福。其实我们想,父母亲时时刻刻都知道儿女需要什么,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反过来,时时刻刻都知道父母亲需要什么,我们在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自然就能够跟黄香一样,会体察到父母亲实际上的需要。

父母亲的恩情是像大海一样深,人的一生千万不要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父母亲生儿育女,辛辛苦苦的把我们养大,家道得以代代相传,一直从古传到今。做为子女一定要孝顺,不孝的人连天地都不能够相容。我们往往看到家贫多能出孝子,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反而能把一个人的内在的德行、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有一些师兄从小有吃过苦,他就特别会照顾人,因为他常常在习劳,常常在动手、在付出、在帮助别人,他本身的这种能力、反应、聪明智慧各个方面就特别的强。

“鸟兽尚知哺乳恩。父子原是亲骨肉。爹娘不敬敬何人。”我们跟父母是息息相通、一体不二的关系,所以要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才能够启发我们内心当中真正爱一切人的德能。“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父母亲总是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我们的事业做得多好、做得多大,最根本的还是要有一种孝敬的心。我们在社会上功成名就的时候,也念念不忘去报恩,报父母恩、报亲人的恩、报社会的恩、报国家的恩。

前面这段我们就分享“黄香温凊”的故事。在佛门当中,很多人觉得有的人出家修行了,可能对于父母亲就没有照顾得那么好。在《德育古鉴》当中看到有一位古时候的出家人,他用自己的身教来做出了示范,“齐僧道纪”。道纪法师的道行是非常高迈的,他修行的功夫非常好。而且他讲经说法,法缘也是非常的殊胜。他每次讲经说法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去奉养母亲。而且他常常教导人们说,一定要奉养自己的母亲,我们奉养母亲的福报跟奉养十地菩萨的福报是相等的。对于母亲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都亲自去照顾,亲自去料理。有许多出家在家的人,看到他对母亲的这种孝心,也都非常的感动。

在近代,海贤老和尚也是有这样的示现,对于母亲非常的孝顺,一直到后来也把母亲送到西方极乐世界,送母亲圆成佛道,这都是在佛门里面行孝的好榜样。

我们学习到孝字,可以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孝、非常重视敬的。中国文化可以把它比喻成一棵五千年的大树,所有的本质跟原则都跟树干一样,它这个树干能够屹立四五千年不动摇,但是每年都能够发新枝,每年也能够发新芽,这些枝叶一定也适合当时的气候。我们学习中国的文化,要抓住它的根本来学习,就很容易掌握住纲领。

好,从刚刚学习到的这些公案,我们能够体会到,黄香就是时时刻刻能够看到父母的需要。师父上人常常教我们,“孝”字包括三个方面:养父母之身,这是对于生活各个方面的孝养;进一步要养父母之心;更高的一点,要养父母之志。孝字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佛法当中也是教我们要从孝养父母方面开始学起。因为父母对于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身是得自于父母辛辛苦苦的养育,首先要感念父母的恩,要报答父母的恩。当父母年老的时候,他没有工作能力了、退休了,在家里静养,这个时候儿女一定要照顾父母的生活。当我们在小的时候,没有生活的能力,甚至于刚出生,母亲三年不离怀抱来照顾我们,对我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对于这种恩德,我们是不是时时刻刻都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上?有没有时时刻刻想到父母年老的时候,也能够像父母来照顾儿女那样的关心父母、照顾父母?能够做到这样,这是尽到了少分。当然除了养父母之身之外,还要养父母的心。一个人他年纪大了,最重要的是他心要安,他的情绪要好,他的心情要愉快,要让他保持非常欢喜的、愉快的情绪,而不能够忧愁。养父母之心就是要让父母亲感到愉快,晚年生活得很快乐。

在最近几年当中,师父常常在强调,希望在各个地方能够建老人乐园。老人到了这个年纪,我们在逢年过节,或者是在一些场合当中,想办法给老人挑选一些他喜欢看的京剧、戏曲,一些表演的节目,让老人欢喜。就像中国传统的这些艺术、杂技、曲艺等等,有很多的艺术形式,从古到今都是寓教于乐的。我们真正把这些传统的艺术恢复起来,希望都能够有这些年轻人来继承,经常可以给老人去表演这些节目。希望这些老人都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晚年,希望能够把老人乐园做起来。

我们在欧洲,在一些国家地区的时候,有机会也会给老人表演一些节目,或者是请一些艺术家来唱京剧,请人来给老人唱唱歌,就是让老人心情感到愉快。我们选的歌曲也都是会精挑细选,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都是有正能量的,让人听了既能够达到娱乐的效果,同时它又有一定的教育的内涵在其中,这个是非常好的。包括年轻人看了,也都会对他很有启发、很有帮助。有一些老人家他们帮我们搜集了一些很好的京剧的曲目,我们在看京剧的时候,在这里面就学会了很多人生的经验,以及进退应对的智慧,包括一些历史的教训等等,在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当中都有所表现。古人传下来的这些曲目,都是把伦理、道德、因果这些道理融在了戏剧当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恢复跟提倡的。这是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志,父母还有老师对于我们的期望,我们要能够落实,能够做到,这是养父母之志。

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要是都能够注意,对于父母的孝养,从身、心、志三个方面来落实的话,孝就能够做得非常的理想、非常的到位。下一句经文,我们接着看:

“晨昏定省”,每天早晨起床之后,要先探望父母,并且向父母来请安、问好;晚上回家之后,也要把我们今天生活上所发生的事情跟父母报告,让父母放心、安心。

“晨则省”,“省”就是问的意思,问晚上睡得好不好。“昏则定”,“定”也是安的意思,就是照顾父母,让他可以安心的休息。在《内则》当中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鸡初鸣”,早晨的时候,“咸盥漱。盛容饰。以适父母之所”。一大早,我们就刷洗、梳洗完毕,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来到父母亲这里。到了父母亲这里,“下气怡声。问衣燠寒”,我们做为儿女,非常恭敬的询问自己的父母,衣服穿得暖不暖,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对于父母亲身心的健康,我们都非常的关怀、关心。“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特别是我们的父母、老师如果年纪大了,前前后后起床,要梳洗、穿衣服、吃饭这个过程当中,子女在前后就要把他扶着,让他走路可以走得比较平稳。“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父母亲在梳洗的过程当中,儿女也都在身边来照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这个过程当中都是和颜悦色的来奉事父母。“父母必尝之而后退。晨省而昏定。则人子之心无须臾离于父母矣。”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在《礼记》当中教导我们去侍奉父母的点点滴滴的经文,反过来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亲照顾我们的点点滴滴、这些做法;现在父母年老了,我们就反过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孝养自己的父母亲。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父母亲心心念念都挂念自己的子女,而子女在奉事父母的时候,也都是心心念念在挂念着自己的父母亲。这是“晨则省,昏则定”。

师父上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常常提醒我们,希望我们把拜父母、拜老师的礼能够恢复。在古时候,子女拜父母,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每天早晚,对父母恭敬的礼拜,学生拜老师。希望能够把这个礼恢复,来启发我们孝养父母和尊师重道的心行。

好,这是“晨则省,昏则定”。

我们看到通过晨昏定省,也想到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在在处处也都是在启发我们要有孝亲尊师的心行。世出世间法的成就,古圣先贤的教诲,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了五千年的经验,这是经过实践检验,是真实不虚的。教学的原理、原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孝跟敬,也就是孝道跟师道。孝道表现在祭拜祖先、恭敬祖先,而师道则是表现在尊师重道。我们具有这个态度,家道得以承传。具有敬祖的态度,家道一代一代的以孝悌来承传;我们有尊师的态度,能够使我们学习的道德学问代代相传而不中断。师,老师是代表着道业的承传。一个学生他是不是能够成圣成贤,在他的生命历程当中,父母跟老师是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儿女跟老师教学生,这是相互配合的,因为父母教导儿女,最重要的核心是要教导他尊师重道;而老师教导学生,核心的理念是孝顺父母。

师父上人常常谈到,在他一生当中,为什么他能遇到这些好老师、遇到贵人,学有所成?这和他父亲给他的身教,也就是尊师重道的心态,对他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当时在民国年间,小朋友还是六七岁的时候就要进到学堂,虽然师父家里是家道中落,但是姑妈家的祠堂还是有在办学,六岁的时候他就进到私塾里面去求学。他非常记得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天,父亲就带着他,手上拿着礼物来供养老师。在学堂当中的同学三十多人,都站在礼堂当中,祭拜祖先的殿堂里面,当中就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神位。

同学站在二边,老师站在上面,新来的学生就先向着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个礼是清朝留传下来的大礼。拜完孔子之后,父亲再请老师上坐,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前面,师父的父亲带着他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再送上礼物。父亲这样的表演,这种尊师重道的表现,对于子女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一生都不会忘记。一生当中,对于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自自然然就会生起一种尊重的心。中国传统的拜师礼,这种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从前我们还在读书的时候,刚好徐醒民老师应邀到香港来讲学,老师给我们讲授的是《诗经》,从四书五经当中老师节选了一些精华,给我们讲授儒学的课程。当时因缘也是特别的殊胜,我们那时候还是学生,只有二十出头。在徐醒民老师授课的期间,师父上人亲自为我们主持了拜师礼。老师就是徐醒民老师一个人,学生就是我一个,对着老师顶礼三拜,行拜师礼。期许我们要向这样有德行、有学问的老师来学习,继承跟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拜师礼一直到现在,也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到现在,徐老师他老人家也是九十三岁的高龄了,九十三岁的高龄,老师每周还是上三堂课,上一堂《论语》,上一堂《周易》,还上一堂《无量寿经》,这是佛经的课程。在徐老师身上也看到,他秉持着他的老师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一生教学的风范,一直到九十多岁,每个星期还在认真的讲学。我们看到这些老人家的身教,做为年轻人,我们敢不认真努力来效法学习吗?

师父上人也常教我们,圣贤之道无他,就是勤于讲学、勇于改过,每天要讲解、学习这些圣贤的学问,每天要勇于改过。像师父上人、徐醒民老师,这一生当中给予我们的言教跟身教都是非常多的。我们现在深深的感恩老人家慈悲的示现,让我们年轻人确实是不敢懈怠,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讲学、教学的工作,我们如果能像老师这样高寿,活到八十岁、九十岁,也希望还能够像老师这样子,每个星期教学都不中断,这样做才真正对得起老师们对我们的栽培、培养的深恩大德。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跟大家报告到此地。这个地方重点还是强调“孝亲德根,敬师德本”,孝亲敬师是德行的大根大本;“伦常大道,成就八德”,我们才能够在德行上有真实的成就。

好,今天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2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