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形状 >> 常识模块农业常识考点
一、人物
神农氏,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他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见各种植物在肚子里的反应。这样能分辨什么植物可以吃,什么植物不可以吃,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作用。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使中国汉族农业社会结构完成,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
后稷,姬姓,名弃,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母姜原,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后稷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二、生产工具
远古社会: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标志
奴隶社会:
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进入“铁器时代”;
西汉时期,赵过发明藕犁;东汉时期,藕犁推广到珠江流域。此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曲辕犁出现标志着中国犁耕趋于完善,传统犁基本定型。
三、灌溉工具
桔槔——出现于先秦时期,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春秋时期普及
戽斗——出现于曹魏之前,是一种用浅口柳条笆斗或木桶做成的老式提水工具。笆斗两边系有绳子,两人相对而立,双手牵拉绳索,使之上下有节奏地戽水上岸入田,或由此田戽入他田。
翻车——存在于曹魏时期,翻车又名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
筒车——存在于隋唐,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高转筒车——存在于宋朝,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是筒车的一种。
风力水车——存在于明清,风力水车是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
四、相关诗词、谚语、成语
《悯农》(一)——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蚕妇》——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官仓鼠》——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人君口。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观田家诗》——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时田园杂兴》(一)——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二)——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五谷: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背本趋末: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不稼不穑: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崇本抑末: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服田力穑: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树艺: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卖刀买犊: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强本节用: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去末归本: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使民以时:时:农时。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指在农闲时使用民力,避免影响农业生产。
岁比不登: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岁稔年丰: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务本力穑:本:指农业;穑:收割谷物,这里泛指农业劳动。指努力从事农业劳动。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