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繁衍 >> 不知名诗人羁旅他乡,在寺庙墙上写下首诗,
当我们坐在飞速行驶的列车上,坐在翱翔于蓝天的飞机中,应该不会因为旅途而伤怀。便利的交通,让天涯之隔,近如咫尺,发达的通信,也随时可以闻听亲友的音容笑貌。
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乡之外,则是山高水长,一旦去国离家,便是再会难期。所以,羁旅漂泊,是诗人难以言说的伤怀,他们只有用文字将其抒发出来,这样或许能排解心中无尽的忧思。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尽管我们无法亲身感受羁旅之苦,但通过无数诗人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出,古人羁旅时,心中的苦闷。
崔涂《春夕》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做崔涂,大家或许没怎么听过他的名字,的确,这是一位不知名诗人。崔涂曾客居蜀地,因为思乡,他在渠州冲相寺墙上写了一首诗,没想到却成了惊艳千古的名篇,这首诗的名叫做《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崔涂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异乡人,他漂泊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个地方,从江南到巴蜀,从吴楚到关陇。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诗人走完这些地方,定然费了许多时间。脚步越远,他对家乡的思念就越深,这一年的春天,他到了湘鄂地区。
1、首联
首联前半句,崔涂就用一片萧索的暮春之景,烘托漂泊羁旅的惆怅。流淌不停的江水,凋零飘落的春花,诗人言二者无情,可无情的又怎是流水与落花呢?流水落花,都是身不由己,诗人知道,无情的其实是岁月罢了。
岁月无情啊,转身回首,离开家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又在这异乡他城,送别春风。本来明亮多彩的春光,还能安抚一下诗人苦闷的心,但随着春天离去,诗人仿佛又失去了一位好友,这令他更加孤独了,对家乡的思念也更深切了。
2、颔联
颔联是传颂千古的名联,历来为人称道。其上句写的是梦境,梦中诗人跨越了万里的距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或许还见到了自己的家人,在梦中享受到了片刻的欢愉。
可梦终归是梦,就像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但醒来之后他依旧还是庄周,那美丽的蝴蝶不过是虚幻而已。梦见家乡,本来是抒发思念常见的表达方式,但作者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这个典故本身就充满着深奥的哲思。
这深奥的哲思,加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是家又不是家,是梦又不是梦,使得这句诗的意境曲折而又幽深,读者很难一下品透,似有无穷韵味。
“万里”,让诗人既欣喜,又悲伤。欣喜的是,这么远的距离,因为一场梦便跨越了。当梦醒之后,这遥远的距离,又让他空虚无奈。
下句以流畅的对仗,描写了梦醒后眼前的景象,子规鸟在落花的枝头,哀怨的啼叫,令人不禁落泪,思乡哪堪子规啼啊!此时已是月上枝头,夜至三更,因为鸟啼声,更显黑夜的寂静清冷。
下句之中是子规与月是动静结合。上下句则是虚实相应,上句是虚幻的梦中故乡,下句是凄清的眼前月夜。蝴蝶代表着美好,子规鸟代表着哀愁,这两个意象又构成了一乐一哀。
所以这一联上下句读起来感觉平淡自然,十分简单,但其中的含义和对比丰繁曲折,几个意象互相烘托,互相映衬,由此,意象所构建的意境,也是深婉含蓄的,一如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3、颈联
古代车马很慢,身处异乡,与家人之间的联系,唯有那一纸书信,可一纸书信,又如何能承载满腹的相思,不过聊胜于无罢了,毕竟收到书信,至少还能知道家人平安。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书信,也断绝了几年,崔涂与家人,音尘悄然。其中原因,无非是晚唐时期,兵荒马乱,社会动乱不安,书信很难准确地到达诗人的手中,而诗人寄出去的书信也很难到送到家中。
对家乡亲友的思念,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令崔涂早生华发,春天万物生长,照镜子时,只觉得白发也长了一大截。既然如此忧愁,诗人为何不回到故乡呢?他是执着于何物羁旅天涯呢?
4、尾联
想必看到前面几联,都有这样的疑问吧。似是预见后世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崔涂在最后一句,以感叹作答:只是自己不想回去罢了,如果回去,我自可以泛舟五湖,携酒赏烟景,这又有谁能与我争呢?
“五湖”是春秋时期范蠡的归隐之处,在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一带的优美风光。这最后一句表明,作者是有归隐之心的,崔涂的确可以归隐,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渔翁。
可是,诗人的抱负还没有实现啊,为百姓立命,为乱世开太平。这是崔涂的抱负,然而屡试不第,又让他无奈苦闷。崔涂也想过放弃,回到家乡,可他还是坚持,最终他进士及第,可一介书生,最后又能拯救什么呢?无非是执念罢了。
结语
历史上有很多人,有着丰功伟绩,被诗人所铭记,像霍去病卫青,像诸葛亮房玄龄寇准。但也有许多人,即便一息尚存,也想着为国为民做些事,可有心无力,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籍籍无名。
有些人,把心中的博爱无私,写在了文字中,又像杜甫这样被人铭记的,也有像崔涂这样,几乎被湮灭在历史中的。通过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我们才能够发现更多感人的诗词,诗人的内心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