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繁衍 >> 明代才子的一首闺怨诗,全文无一怨字,读来
农历二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山清水秀,轻柔的东风吹拂着婀娜的杨柳,和煦的春光照耀着青碧的群山。涓涓细流在丛林里静静流淌,悠悠白云在蓝天上缓缓漂移,鸟儿在欢鸣,风筝在高飞,一切都显得那样温馨祥和。
可是古代的诗人们却喜欢以乐景抒写悲愁,无论是王昌龄笔下的陌头杨柳,还是金昌绪诗行中的黄莺啼鸣,都为了衬托闺妇心头的悲愁。后世还有一位诗人,非常懂得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也为读者奉献了一首佳作。下面介绍明代才子的一首闺怨诗,全文无一怨字,读来颇感文笔曲折。
闺怨
明代: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周在,字善卿,明代诗人。他才华卓越,曾担任知县、御史,却因为敢于直言而得罪了很多权贵,从而被贬谪过多次。
周在的作品朴实平易,却又含蓄之至,总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非凡的题材,同时又融入了诗人深挚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描写独守空闺的女子的愁怨,构思新巧,描写细腻,尾句尤其耐人寻味。
这首诗开篇就借景起兴,“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天到了,暖风融融,住在江南的少妇,已经拿出了春装准备换上。丈夫远离,她日日盼望,时隔不久就衣带渐宽,人显憔悴。
她猜测丈夫应该很快就要归来,于是拿出去年的衣服来试一下,看看是否合身。一个“试”字,便涵盖了以往无数的思念,也为下一句蓄势,女主人公由试衣而遥想远在燕山的丈夫。
接下来这位闺妇便开始担心起夫君的冷暖,“春尽燕山雪尚飞”。江南二月、春色满园,但燕山寒冷、尚飘雪花,丈夫是否会受冻?他的衣服能否御寒?燕山在河北蓟县东南,蜿蜒至海滨,李白曾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就形象地描绘出这里的气候寒冷。
作者不说闺妇如何想念夫君,却由春色、罗衣,细腻地表达出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少妇的一颗思念之心,却早已飞到了丈夫身边。
后两句更是非常委婉,“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夫君久久不归,又音信皆无,少妇早已对他满腹牢愁。可是诗人却说,不是对方不知回来,而是那暮春悲啼的杜鹃鸟,只知在江南无休止地鸣叫,而不飞到燕山风雪中去。
子规,又成杜鹃,传为蜀帝之魂所化。它喜欢在暮春时啼鸣,叫声悲苦,仿佛在说,“不如归去”。女子痴痴地认为,因为丈夫听不到杜鹃催归之声,更不知春天将尽,所以故乡虽好,还想不到已经到了回家的时候。
周在的这首诗构思新巧,文笔曲折,全诗采用女子口吻,模仿了传统的宫怨诗写法。作者通过春天这条主线,把两地牵引在一起。转结两句不责怪征人,而怨恨子规,更得温柔敦厚之旨。
诗人经过这样的一番细腻描写,最后一句就把怨恨移到杜鹃身上,也含蓄地表达出少妇对丈夫又爱又怨的心情。作者采用侧面的虚写,却比直接说闺妇满怀怨愁效果更好,不仅无理而妙,而且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了一种戏剧化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