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生活环境 >> 从蜀道难中感受盛世大唐
初读《蜀道难》,我只把这首诗看作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写景诗。读得多了,我渐渐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诗歌第一段有一个神话传说“五丁开山”。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五丁为何要开山?显而易见,加强古蜀国与外界的交流。
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等句,可以看出古蜀国历史悠久,与世隔绝,人烟稀少。古蜀国想要获得发展,只需增加与外部的交流,然而古蜀国周围是什么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诗人用“鸟”“太阳神的车驾”“回旋的急流”“黄鹤”“猿猱”等事物告诉我们,古蜀国周围有高耸入云,险峻难行的蜀山。
古蜀国的百姓无法像愚公那样将大山移除,就只能从蜀山中开辟蜀道。
在如此闭塞的社会中,这样险峻的高山里开辟出蜀道,何其艰难!但古蜀国的百姓做到了。
在我看来,古蜀国百姓是一群不惧艰险,勇于冒险的开拓者。而李白生活的大唐也是一个具有开拓性的国家。
首先,大唐实现了版图的扩张。
在中国历史上,大唐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
大唐支配中亚的绿洲地带,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万平方公里。
其次,大唐实现了经济繁荣。
古代农业社会,经济繁荣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土地和人口。
开元盛世前后,在耕地面积上,大唐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这意味着大唐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而大唐的人口也飞速增长了。受隋末战争影响,唐初的人口总户数为多万户,到大唐中期,增长到多万户。
人口增加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却进一步提升了。杜甫的《忆昔》一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四句就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大唐的富庶。
可以说,正是“五丁开山”这样的开拓精神,铸就了大唐的伟大。
诗歌第二段讲了一个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杜宇”。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在诗歌中“杜宇”是一个特别的意象,也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作为一种鸟,杜宇有很多别称。子规、杜鹃、望帝、布谷鸟。在诗歌中它无论以何种名字出现,总是带着愁绪和哀怨。
为什么呢?因为杜宇这个人不简单。
传说杜宇是古蜀国的开国君主,参与过武王伐纣的战争。称帝后,他的封号是望帝。杜宇一生心怀天下,关心百姓。
晚年,蜀地洪水为患,百姓不得安身,杜宇便请丞相鳖灵治水。水患平息后,杜宇感念鳖灵治水之功,把帝位让给了鳖灵,自己则隐居西山。
然而,自他退位后,国内谣言四起,污蔑他让位是为了掩盖他与鳖灵妻子的私情。
古人的道德感普遍比现在的人强。不像现代的一些娱乐明星各种爆自己私生活的猛料来博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