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二月二又叫作春龙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剃头,

发布时间:2022/12/23 17:08:48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又叫春龙节,是继春节、元宵节之后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以敬龙祈天,期盼丰收为主调,在农村演绎出诸多颇有特色的习俗,生发出许多有趣故事,给人们带来诸多憧憬,诸多欢乐,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祈雨求福祭龙

我们是崇拜龙的民族,是龙的传人,自然对龙有着特殊的敬畏和深情。农历的二月二,是个重要日子。这时,天上的青龙七星始现于东方,蛰龙从沉睡中抬头,万物开始复苏,是谓龙抬头。这时农事,也就是春耕春种也很快就要开始了。于是人们便利用这一节日,祭拜龙王爷,以求风调雨顺。据老人们说,我村有座龙王庙,人们就自然在龙王庙举行隆重祭祀仪式,还要同时进行舞龙表演,唱大戏以示庆祝。

而我却没见到,因龙王庙被拆掉了。不过,百姓对龙王的祭祀并未停下来。我小时候,家家在自家院子里的香台上用红纸写上“龙王爷之神位”,有的人家到集上买张龙王像,然后摆上各种供品,恭恭敬敬地上香、敬酒,祈求龙王能及时行云布雨,保佑有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成。

忌讳多多护龙王

二月二这天忌讳甚多,我记起的有:(一)妇女不准做针线活,以防刺伤了龙的眼睛。(二)忌到河边或井边去担水,以免惊扰了龙王的行动。(三)忌盖房打夯,以防伤了龙头。(四)忌磨面,以防砸了龙头,还要将石磨的上扇支起来,以便龙抬头。(五)忌用碾子。人们认为碾子就是青龙的化身,在二月二这天不能用碾子,还要把它支起来,以便龙抬头。

你看,人们想得多么周到细致,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龙王啊!

炒爆米花救龙王

二月二这天还有炒爆米花的习俗。这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传说,玉皇大帝曾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可龙王看到下界因无雨闹得百姓深受干旱无雨之苦,生灵涂炭,便偷偷下了一场雨。这一下,可得罪了玉皇,龙王以抗旨罪被压在大山下,玉皇还说“金豆开花之时,才是龙王获释之日”。人们想,爆米花不也像金豆开花吗?为救龙王,家家便都炒爆米花。这一行动惊动了玉皇,众怒难犯,只好将龙王放了。这炒爆米花竟然救了龙王,于是人们便在二月二这天争着炒爆米花,相沿成习。

剃龙头期盼好兆头

我们那里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二月二,剃龙头”。每到这一天,理发店便门庭若市,人人抢着去剃头理发,不能去理发店的人们,也要在这天请人剃头。我家的二叔会用刀子剃头,全家人就依次让他剃头。这天剃头是图一个好兆头,期盼鸿运当头。孩子理发则叫“剃喜头”,希望孩子借龙抬头之机,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有个好前程。于是,二月二剃头、理发之俗便相沿不衰。

龙食多多增龙气

二月二这天,有很多好吃的,而每一样都与龙有关。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喝龙须面,吃馄饨叫吃龙眼。而最受孩子欢迎的是炒料豆。有个童谣说:“龙抬头,炒料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一把喂蚂蚱,蚂蚱撑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着嘴”。你看,这炒料豆还与除庄稼的害虫有关呢。

还有,吃猪头。古人祭祀要用三牲,既猪牛羊。后来逐渐简化到用三牲的头,再简化为只用猪头代替。吃猪头,首先是供龙王享用,祭祀完龙王,人们自然就可享用这道美餐了。现在的“扒猪脸”这道名菜便是由此演变而来吧。

敲百物驱虫又致富

敲百物也是其风俗之一。二月二这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第一件要做的是用棍子或笤帚把床沿、炕沿,锅沿及常用物件,都敲打一遍。这样敲打的第一目的是驱害虫。二月二与惊蛰这个节气大体相当。比如今年惊蛰是正月三十,两天后便是二月二了。惊蛰就是百虫由蛰伏到苏醒复出的时节,当然害虫也会苏醒复出。如何消除这些害虫?人们认为在二月二这天敲打百物就可驱除害虫。这正如俗语所言:“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二月二,敲敲瓢,老鼠出来撞上猫”等。

敲百物这一风俗还有一愿望就是期盼发家致富。民谚说“二月二,敲梁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锅沿,少搁米,多做饭”等。你看,不仅金子银子往家流,而且还能做饭时少放米而做更多的饭,是多么好的事啊!

还有烙虫、炒虫和熏虫之习俗。这天,很多人家都要烙饼,是谓以此烙虫;这天要炒料豆,以此炒虫;这天要引火熏炕,是谓熏虫。

开笔写字望成龙

有孩子的家长多利用二月二这个吉利的日子,让孩子开笔写字或开读念书。这是取龙抬头之吉兆,寄托对孩子的美好希望——望子成龙。我父亲是老教书先生,当然懂得这一点。我就是在六岁这一年的二月二这天,在他主持下,让我开笔写字的,从这天开始学习《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从而成为家教的开端。两年后,我村办起小学校,得以正式上学,虽晚了点,但我凭借家教底子,一上学就读三年级的课程,小学一共读了两年就顺利考入了县里一所重点高小(五六年级叫高小),看来还真算沾了点“二月二,龙抬头”的光。

期盼丰年忙打囤

我老家还有个习俗,那就是“二月二,忙打囤”。这天各家各户都要早早起床,在屋里、院子里、场院里打囤。我曾跟着大人亲手打过囤。做法是:早晨将灶膛里的草木灰全部扒出来,如估计不够事前再预存一些,把这些草木灰放到大簸箩里,再拿一簸箕,用这簸箕盛上灰,人站在中间以人为中心,绕着圈撒灰,人绕了一圈,灰也撒了一圈,就成了一个灰的圆圈,再在圆圈的中心挖一个小坑,一个囤底也就打成了。划小圈就是小囤,划大圈就是大囤。

在房间里打囤自然要小些,坑里放枚铜钱就是钱囤了。在院里要打几个较大的囤,分别放上麦粒、谷粒、玉米粒、花生等,放什么就代表是盛什么的囤。如果要做大囤,就要到场院上划更大的囤。为了表示囤之大、囤之高,还要用灰在囤的边上打上梯子,以示只有用梯子才能登上去,你说这囤大不大啊。那时还有句谚语说:“二月二打囤底,二月三捏囤边,二月四搭囤尖”。

这就是说二月二打的囤只是打了个囤底,第二天要包饺子,叫捏囤边,二月初四要蒸窝窝头,叫搭囤尖。这样,囤才算打好了,可谓用心良苦!因各家都在打这种囤,屋内屋外,院内院外及场院里便都成了囤的世界,村上出现了一种别样风景。

寄望丰收蒸“多打”

在二月二这天,各家还要蒸一种叫“多打”的食品。这种“多打”说来也不简单:它用五谷杂粮和成面,用萝卜、白菜、干豆角等五蔬做馅,再以花椒、大料、肉桂等五味做佐料,蒸成大团子模样的食品,这就是“多打”了。蒸熟后把它放在盛粮食的口袋里。人们就将“多打”背在肩上,绕着刚打成的“囤”一个一个的转,口中念念有词:“多打,多打,麦子多打,谷子多打,棒子(玉米)多打,高粱多打”。我小时曾亲自背着“多打”在打满囤的院子里和场院里转过,一点也不觉得好笑,还做得很认真,以为这样做就可盼来一个丰收年。

无论是多多“打囤”,还是背着“多打”念念有词,这都是百姓热切期盼来年有个丰收年啊!家家粮满囤,钱满仓,多好啊。而这也就是新年和元宵节的压轴戏了。做完这些,“年”也就算过完了,人们也就怀着热切期盼丰收的美好憧憬,放下新年的欢乐,伴着春风的到来,新一年的辛苦劳作——春耕春种便开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8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