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天敌 >> 豆瓣高分花牌情缘日本和歌何以有着跨越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的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奥斯特洛夫斯基
电影《花牌情缘》系列主要描述了三个少年因花牌而结缘的故事。
花牌情缘左:绫濑千早中:真岛太一右:绵谷新女主人公叫绫濑千早,而另外两个少年是她青梅竹马的男生,一个是真岛太一,一个是绵谷新。
整个故事由花牌串联起来,中间穿插了师生情、友情,更有女主人公和两位男主之间的三角恋情。
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运用花牌上的和歌(以五七、五七七共五句计31个字组成的日本诗)表达出主人公当时的心境。整部作品融合了和歌艺术和人物情感,表现出撼动人心的力量。
歌牌可能很多人不明白花牌究竟是什么,花牌是《小仓百人一首》(天智天皇到顺德天皇间杰出歌人的首和歌作品)所衍生出的纸牌,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歌牌,花牌是另一种不带和歌的纸牌,只是因为台湾那边误译为“花牌”,就一直沿用了这个名字。电影中的花牌叫歌留多,也就是所谓的歌牌,歌牌上记录的是小仓百人一首的内容。
小仓百人一首深受中国古代的诗歌影响,语言凝练,简短又包含丰富的感情。
但就像中国的传统诗词一样,代代流传下来,日本和歌也通过独特的方式,跨越千年,传入寻常百姓家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活动。
那么,和歌是如何跨越千年,传承至今的呢?
一、游戏让和歌妙趣横生
中国古代,古人们狂背四书五经,他们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只为考取功名,出人头地。
相比之下,日本的和歌学习要显得轻松许多,因为它用游戏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够体味到其中的乐趣。
和歌过去是日本的一种宫廷游戏。古代日本的内侍,有个很独特的要求,就是必须掌握书法、管弦、和歌三项本领。这一观点可以在《枕草子》中得到佐证,村上天皇的妃子芳子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其父藤原师伊曾教诲她:
“首先应该学会书法。七弦琴要弹得超过众人。此外,必须熟记《古今集》和歌二十卷。”
歌合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发展出“歌合”这种游戏形式(即和歌比赛),“歌合”同相扑非常像,参加歌合的歌人分成两组,针对指定的命题,左右两组各作一首和歌,由评判者裁定后决胜负。女性也能参与。现在发展为红白歌会,因而从日本每年举办的红白歌会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比拼和歌优劣的盛况。
还有一种形式叫诗合,也叫斗诗,是汉诗之间的比拼,女性是不能参加的。
更有所谓的诗歌合,即汉诗、和歌两者相互竞争,也是别有趣味。在藤原公任创作的《和汉朗咏集》中有相关描述,最早的歌合是仁和元年举办的民部卿行平家歌合。
但是和歌并不是一种只限于贵族的高雅艺术,它也通过歌留多这种竞技比赛的方式,走入了普通大众的视线。歌留多上的歌牌就是小仓百人一首中的首和歌。玩牌的人,要根据听到的上句,在最快时间内抢到带有下句的歌牌。
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一个人要在最快的速度抢到这张牌,必须要熟知这首和歌且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还要出手快,是个急需体力的活计儿,所以“歌留多”也被戏称为“榻榻米上的格斗技”。
《花牌情缘》中,千早在每一场比赛过后都会累趴在地上。
打和尚除了“歌留多”,还有一种“打和尚”的抽牌游戏(日语「坊主めくり」,翻到和尚牌就要将之前拿在手中的牌全部打出重来),不识假名的小孩子也可以玩,纸牌上同样印有和歌和歌人头像,只是游戏规则不同,拿到纸牌最多的人获胜。虽然“打和尚”不需要记住和歌,但长时间看到纸牌上的和歌,小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记住和歌内容。
老少皆宜的日本和歌,就这样以游戏的形式一直流传了下来。
二、亲民氛围的成功营造
《花牌情缘》的播出,可以说在日本掀起了一阵和歌高潮,很多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歌留多大赛,参赛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这都要归功于日本的文化输出效应。
除了《花牌情缘》,我们熟知的动漫名侦探柯南也出过剧场版《唐红的恋歌》,用歌牌串联起犯罪案件,也是掀起了一阵歌牌热潮。
日本在动漫影视的宣传方面做得非常好,刺激了民众的视觉感官,另外针对民众的嗅觉、味觉,日本也下足了功夫。京都有个小仓山庄,特别推出了一款百人一首的仙贝。在每一块仙贝的包装袋上写着和歌和对应的歌者头像。
这又在好玩的基础上给百人一首添了新的附加价值,读之上口,食之美味。
而且这样的仙贝也可以用来游戏,抢到这张牌后,我们再默默地把仙贝吃掉,这样的歌多留是不是更有趣味呢?
更是有商家直接将百人一首印在了饼干上,做成了歌牌煎饼。
文化之美与食物之美合二为一,可谓是令人大饱眼福,又垂涎欲滴。
这样的零食就非常适合于作为伴手礼送人,但其实用和歌做礼物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据史料记载,平安时代,贵族男女互赠礼物时常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心意。
而且平安时代还流行“物名”诗,就是将事物的名称藏入和歌之中,有点类似于灯谜。送人礼物的时候,附赠这样的物名诗别有趣味。
物名诗大家藤原辅相的《藤六集》中有这么一首诗。
雁の来る峰の朝霧晴れずのみ(かりのくる みねのあさぎり はれずのみ )思ひ尽きせぬ世の中の憂さ (おもひつき せぬよのなかの ゆううつさ)
这句话意思是说,大雁飞来,可山峰上的晨雾还未散,此情此景,我的心也未曾放晴,脑海之中尽是经历过的那些人世间的苦痛。
这句诗中就藏着胡桃(くる み),即我们吃的核桃。送人胡桃的时候附上这首歌,自有一种风雅情调。
像这样,日本和歌用独特的方式刺激感官,渗入日本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
三、情感共鸣才是文化传播之道
痛之深,忆之切。
文化的传播从来都不是容易的,每一次浩浩荡荡的文化传播都有着政治变革带来的阵痛。
欧洲启蒙运动宣扬的民主法制,在浩浩荡荡的政权变革中得以强化。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巩固政权,儒家思想得以延绵千年。
是以无数人民在历史的变革中,切身体会到文化的疼痛,留存下这些文化的记忆。
《花牌情缘》中没有国破家亡的苦难,只有少男少女的青春情感故事。
可就是这样的故事,让每一位观众成为“剧中人”,体会到和歌背后的成长心酸。
我们来看一下《花牌情缘》中的和歌片段。
大江奏和花野堇在谈论千早的三角恋情时,讲到日本史上有一场非常著名的赛歌会,在这个赛歌会上诞生了两首不分伯仲的和歌,同被收录于百人一首中。
这两首歌是同以初恋为主题,一首是平兼盛所作,另一首是壬生忠见所作。
忍ぶれど色に出でにけりわが恋はものや思ふと人の問ふまで——平兼盛
译文:相思形色露,欲掩不从心。烦恼为何故?偏招诘问人。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苦苦暗恋一名女子,试图掩饰自己的情感,可感情又怎么能藏得住呢?
恋すてふわが名はまだき立ちにけり人知れずこそ思ひそめしか——壬生忠見
译文:春闺初慕恋,但愿避人言。谁料蜚语快,风闻满世间。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喜欢一个女子,可才刚开始恋爱,流言蜚语就不胫而走。
《花牌情缘》中女主和两位男主的关系便是这两首诗的真实写照,一个告白,闹得众人皆知,而另一个默默地把喜欢放在心里,默默地守护着女主。双方的感情不相上下,那么女主究竟会选谁呢?
在最后一轮的命运战(即决定胜负的歌牌)中,这样的情感更是到了巅峰阶段。
读牌的时候,两位男主都没有迟疑,抓住了契合自己心情的一张牌,初恋的爱情和歌牌巧妙地融合到一起。
再来看太一离开歌牌社之后,千早遍寻一张丢失卡片的场景。
ほととぎす鳴きつる方をながむればただ有明の月ぞ残れる——後徳大寺左大臣
译文:清夜子规啼,声声碎耳旁。遍寻空不见,残月晓天长。
在找到这张卡片的那一刻,千早才明白那种好友离去的苦涩感觉。
设想一下,当千年的歌牌传递到你手上的那一瞬,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歌牌的魅力就在于,玩牌时的心境融合到和歌之中,是跨越千年的深刻心灵共鸣。
因为共鸣,所以深刻。
“感”,即感觉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播的核心。感觉是浅吟低唱时,你体会到的每一个字所带来的力量。电影开篇有一个很神奇的镜头,名人周防久志还没有听到第1个字,仅根据发音的气息,就拿到了正确的歌牌。
这就是感觉的力量,和歌中的情感与人产生共鸣,才能未闻其声,先知牌面,才有了和歌的传承。
四、小结
其实和歌的传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和歌同中国的古文一样,因为涉及到晦涩难懂的古典语法,曾一度被打入冷宫。
但是和歌通过游戏的方式减少了枯燥感,增加了趣味性,又通过影视宣传、美食走近大众,增添了亲切感。
在长时间与和歌的接触中,日本民众体会到背后的深刻感情,就如同《花牌情缘》中的千早一样,爱上和歌,并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刘德润
2、《古今和歌集全評釈》片桐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