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天敌 >> 怎样让孩子轻松掌握古文诗词,你可能需要了
其实今天这个话题我很早就想说一说,因为很多年来我能够看到,很多的父母从小让孩子去培训机构学习英语和数学,却很少有父母让孩子从小系统性地学习语文。今年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已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其中的古文与古诗词部分占了近一半,而很多孩子对于古文诗词的学习常常比较吃力,这促使我今天就想把一些如何掌握古文诗词的方法简要地说一说,希望对有孩子的家长以及孩子自己能有一点点帮助。
有很多文章提及要孩子在某个阶段需要掌握某些古文或古诗词,但实际上我想说的是,那些的确是孩子将来应对考试必须要掌握的,但却没有一篇文章告诉孩子或家长如何去学习才是高效的。将这些所要求掌握的强行记住之后,再应对陌生的古文或诗词的时候,孩子们是否还能轻松应对?
虽说今天的标题是让孩子轻松地掌握古文与古诗词,实际上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其实是一件比较枯燥并漫长的系统工程——我姑且称之为系统工程,而好处就是:在孩子掌握了古文与古诗词的很多要领之后,实际上已经不仅了解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同时还将中国历史及地理的相关知识掌握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等到高中时,孩子甚至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数学、英语等其他科目上。至于语文,在了解领会较为轻松的情况下,是无须担心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地掌握古文以及古诗词呢?下面我将就几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同时,有耐心的家长在读下面的内容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因为孩子是否能够轻松掌握这些内容,需要你们的参与。今天的文章较长,在无法一次阅读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先行收藏以方便再次阅读。
一、如何让孩子喜欢并开始接触古文与古诗词
很多家长已经发现,到高中时,有些功课特别好的孩子不光数学物理好,英语也好,语文也很好,而且平常并没有发现这些孩子在语文上花多少时间,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我开头所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先人一步,系统地掌握了古文的一些基础,因此到了高中时学习语文已经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高中语文教材的难度已经无法阻止他们向更高层次跨越。而更多的孩子则连古文的门槛实际上都没有迈入,所以在新版教材古文诗词篇幅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无疑是比较吃力的。
我们知道,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作文的分数所占比例惊人。很多孩子不光在古文诗词上吃亏,在作文上更是难以得到大的突破。实际上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而问题的根源还是孩子本身的阅历太少,阐述观点常言之无物,也无法写出有深度的内容,再加上语文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想要能够在作文中引经据典,论述有理有据,就必须要有较深厚的文学底蕴。
文学底蕴来自长期的积累,想要有足够的文学功底,古诗文的学习是必由之路,可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偏偏忽略了这个积累的过程。那么只要孩子还没有参加工作,或者还尚处襁褓之中,现在开始都可以说刚刚好。
刚才我之所以说,学习古文与古诗词是一个系统工程,原因就是过程较为漫长,今天我将讲述这样一整个过程:培养一个处于幼年的孩子热爱古文与古诗词,并持续到高中学业完成。而如果孩子已读高中,并且语文功课不太好,又是否有补救的路径,我将在文末简要说明。
孩子处于幼年时期,可塑性极强,学习能力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而且对于一切都有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让孩子从小学习英语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前提。作为我们的母语,中文比之英语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而要想他们打好语文基础,这正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古时的孩子四岁让梨,五岁能文,七岁成诗,这些例子比比皆是。这些不是神话,也不是这些孩子全都天生智商超群,而只是自幼的耳濡目染。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激发孩子学习古诗文的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在空余时间就教孩子背诵一些易读易记的书籍。古时有专门的“蒙学”,而蒙学正是为幼童的启蒙教育而设。
这其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包括《百家姓》等都属于蒙学教材,并且简单易懂,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读起来也比较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够早早在潜移默化间领悟古文的行文方法,以及与现代语言之间的差异,这些是不需要家长教的,靠的是长期的背诵。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大声朗读有助于迅速记忆所学习的内容。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上面的蒙学教材统统都属于封建糟粕,不需要学习。实际上他们忘了,儒学之所以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能够存在,并且在今天仍然是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主要构成,绝非偶然,有些观点无疑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但这些教材中更多的是让一个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积极、温和、善良的性格。
比如《弟子规》中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人亲善、孝敬父母,你能说它都是不需要学的东西吗?相反,它是在让孩子学习并建立处世的基本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教导应该是孩子的父母或者家中的长辈边读边教孩子背诵完成的,同时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讲解——这也是我开头所说需要家长的参与,孩子的古文学习才可以慢慢开始,这些是平板电脑等视频工具所无法替代的。对于尚处幼年的孩子来说,父母祖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榜样,书籍是他最好的伙伴。手机不是。
这些事情,幼儿园的老师无法帮你完成,因为老师首先要照顾到所有的孩子而不是某一个孩子,实际上到了小学和中学同样如此。面对如此多的孩子,个性化教育无法完成,而家长就是完成这场个性化教育长征的不二人选。
二、怎样开始学习古文与古诗词
由于我们与古人的行文方式不同,再加上古今字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今天的孩子学习起古文来要比古时的孩子困难许多,而这也是我认为孩子需要自幼时便沉浸在古诗文中的重要原因。英语的学习讲究语言环境,古文古诗词的学习更需要如此。
上面所说让孩子背诵那些教材之后,孩子的思维中已经能够形成一定的古文认知——这个过程其实同样是漫长的,可能是让家长都感觉无比枯燥的1年、2年甚至更久,如果家长无法坚持,孩子更会首先放弃,因为看电视不需要动脑筋,也不会有人要求他背诵动画片里的内容。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可以学习正式认字、写字和练字。所以古人5岁能文并不是多奇怪的事,你的孩子可能掌握的知识要比他们多得多。认字的书籍我想最好是他曾经学习朗读背诵的蒙学教材;至于写字,自然还是这些他曾经背诵的内容;练字则同样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必修课。
认字的过程好理解,但是写字上,我想最好是首先教他用毛笔写字,并在开始的时候就必须让他学会正确的握笔方法以及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因为书法同样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部分,至于硬笔字的书写,你觉得还需要去担心吗?而练字则有各阶段的临摹本,而且有不少都是古诗文字帖,所以孩子练得越多,学习的字也会越多。
与此同时,孩子已经可以开始接触古诗。在学习古诗文这件事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绕开《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她已经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本诗集,而应该说是一部教人向善,同时又能学诗的诗教工具,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这里不再赘述。但孩子的启蒙阶段,通读整部《诗经》完全不现实,所以我们在孩子5、6岁时给他挑选《国风》系列中简单的诗篇让他学习。
至于哪些诗篇称之为简单,首先以生僻字较少为原则,其次还需要根据孩子当前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由家长斟酌选定,当然其中耳熟能详的名篇尽量囊括进去,比如《周南》、《召南》中的《关雎》、《汉广》、《桃夭》等,由于《周南》、《召南》在《诗经》中的重要性,其实任何一篇都是值得学习的。同时,若是家长觉得选择诗篇有疑问,可以在留言中告诉我,我很乐意提供一些建议。
除此之外,汉魏晋的五言诗,尤其是《古诗十九首》,作为《诗经》之外的又一个“温柔敦厚”的诗教典范,在孩子幼年时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而至于唐诗,准备一本《唐诗三百首》足矣。
之所以推荐这些,是因为《诗经》中《国风》系属里巷歌谣,四言诗中易懂又相比《雅》系生僻字也少;以《古诗十九首》等为首的汉魏晋诗则是五言诗走向成熟的代表作品,语义浅显,节奏感更强,也适宜记诵。
严羽在其著作《沧浪诗话》中开篇就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话虽有偏颇,不能概而论之,但他点出的学诗者入门要正的观点是可取的。而《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虽仍然坚持四言诗为正统,但同样认为《古诗十九首》等诗作当为“五言之冠冕”,《诗品》作者钟嵘则坚定地认为以《古诗十九首》为首的五言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既然如此,这些诗歌作品在小学时开始加以朗读背诵,并且随时加以毛笔字抄写临摹,即便每天学习的时间较短,但贯穿小学几个年级的学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很多内容,而所有的这些内容中的一部分,未来在初中以及高中的教材以及考试中都会出现。
当然,入门正,古诗的学习还是以不间断、每天短时间为主,毕竟,10岁以前的孩子同样需要玩耍和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论语》中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是说仅仅学了《诗经》就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现今的社会中,与人的交流同样无比重要。另外,如果家长对于自己的书法信心不足,那么建议还是找一个书法先生对孩子加以辅导为好。
三、怎样高效地学习古文和古诗词
上面说的是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主要以记诵古代诗歌为主的,边玩边学习的状态下完成的10岁之前的学习目标。孩子在小学接受了几年现代教育的情况下,也就是孩子到了10岁以后又该如何高效地学习古文和古诗词呢?我将其分成几个阶段来说明。
首先,在剩余的2至3年左右的小学阶段,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阅读古白话小说以及声韵书,又由于孩子年纪较小,首选读物首推《世说新语》和《声律启蒙》。《世说新语》为魏晋六朝时期的小说,多为古白话,语言简约,非常容易学习,其中又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分为若干个故事。
《世说新语》每个故事都很简短,但堪称意味深长,比如《文学第四》中有一则关于东汉经学家郑玄的事情,说郑玄家奴婢都读书,若是使唤得不称心就要挨打,而若是奴婢还要争辩,那就要被拉到泥水里。另外有人问这位奴婢为什么在泥中,她回答,若是申辩,还会惹他发怒。
这个故事很短,几分钟就能读完,孩子初读可能会跟家长交流,并且明白:如果书读得不好还会挨打,还是我们比较幸福,不过还是认真点多读书的好。同时,这首诗中2个奴婢的话全都引自《诗经》,一方面可见奴婢的学识,一方面可见作者写这些短文的用意。多说一句,《世说新语》中的短文也常常会出现在中学的古文测试中。
另一个声韵方面的书,则首选《声律启蒙》,这是培养孩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此书按韵分编,囊括人、物、花鸟虫鱼、天文地理等等,单双对、三字对直至十一字对,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语音、修辞等方面的使用方法,而等到孩子能够行文属对时,就意味着孩子离自主写诗不远了。
这里还有一个建议,很多地方的方言还保留着部分古音,所以孩子在读诗的时候不妨让他试着用本地方言,很多时候可以让孩子从中发现声韵之美,因为在如今的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入声,但很多方言中仍然存在;另外,有些诗如今读起来似乎并不押韵,实际上在古时,诗人所使用的韵脚字是非常严格的,你用方言读的时候倒是有可能发现这一点。
其次,经过前面的学习,孩子在升入初中时,他的古文基础已经远远领先于很多同龄的小朋友,这个时候才是古文学习真正跨越式进步的重要阶段。
并且在初中阶段,古白话的小说已经可以大量阅读,比如《东周列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小说实际上应该是当作孩子放松娱乐时候的读本,重要的是在这3年中,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史记》、《三国志》等书籍,《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单行本其实内容并不太多,以初中的学业情况来看,加上寒暑假的时间,完成几部重要史籍等的阅读是完全可行的。而《史记》中的内容频繁入选高中课本或古文试题。
在初中到高中之间的暑假阶段,完成《红楼梦》的第一次完整阅读,并在其后的高中生涯中重复几次阅读,直到自己可以尝试对其中所发现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读。同时在高中入学之前,学习古诗词的系统知识,比如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词的格律,以及相关的语法特点修辞手段等等。这样,孩子到高中时,就已经能够达到高考古文阅读要求,同时在作文上也形成足够的积累,高中课本中的很多古文与古诗词已经早已学过或者已经掌握,再次学习要轻松很多。
再次,高中阶段,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各个朝代的史书可以选读;文学批评类《文心雕龙》、《诗品》等,而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书籍未必要选择大学中文系使用的教材,可以选择国内文学权威的作品,为将来自己的选择方向做好准备。这里,基本工具书需要为孩子常备:《说文解字》、《方言》、《尔雅》以及《广雅》,孩子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是用这些工具书,而不是通过手机。
当然,前面提到一部分孩子到高中古文古诗词基础不够理想,其实同样可以从前面介绍的书籍——对,几乎“经史子集”都有提及——里面选择部分作为强攻的方向,这个时候就需要做短平快的对应阅读,即从往年高考试题频繁出现的典籍中入手,提升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而不是老师教到哪里学习到哪里。
四、结语
上面我所说的其实非常适合将来选择中国语言文学类方向的孩子,而事实证明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是行之有效的。在不占用孩子更多的时间的情况下,让孩子在充满求知欲的前提之下不停地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
这里面,其实一个重要的点是:阅读;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点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一个家长有着良好阅读习惯家庭的孩子,阅读习惯和能力只会比他的父辈祖辈更好。同时上面所有的正版书籍购买所需花费可能都不足一部平板电脑的费用,而对孩子的影响可能长达他的一生。
当然,有的孩子甚至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找到自己将来在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主攻方向;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将阅读书籍当作自己一生的爱好,这些都没有问题,他们可以自行选择,但至少在将来即使选择理科或工科方向,他的阅读能力也会对他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助力。
也有人会对我的这些看法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持续学习简直占用了家长太多的时间,而且未必有什么用,更何况还有很多人认为国学已经没落了,更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未来是科技的世界,是个文化与科技都在不停创新的世界。
在这里我想说,你花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时间都是值得的,我们首先要明白你将来希望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想要让孩子未来做一个温恭谦让的人,而不是一个充满戾气的人;我们想要让孩子未来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而不是一个冷漠的人;我们想要孩子做一个热爱生活愿意奉献的人,而不是一个消极懒惰的人。而这些建立在学习之上,而学习传统文化,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能力强大的人,对任何学科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我一直记得钱穆先生对于文化创新的看法,“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如果一个人想要在文化上做出创新,却连我们最珍贵的文化传承都丢了,如何革新?我们当下处在最好的时代,而文化输出是国家软实力的另一个表现形式。若是未来,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在掌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以文化输出为表现形式的复兴之路指日可待。
本文百家号独家发布,并且未授权其他任何形式的转载。
想了解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