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2018湖北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试讲稿

发布时间:2022/9/24 16:54:01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7/9237350.html

试讲稿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试讲稿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孤帆”“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3.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古诗,积累诗句。

4.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平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我来对对诗吗?

你真勇敢,请你来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应真快)

请你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错)

接下来有点难了,你们一起来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真不错。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但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刚才我们所对的古诗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知道是什么吗?(送别)是啊,在古代,离别意味着也许终身不能再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他的朋友孟浩然的一次离别。(板书,指导写“孟”和“陵”字,齐读诗题。)

二、读诗(读诗题、读字音、读节奏)

1.解题

围绕着一个“送”字,你从诗题中读懂了些什么?

你读懂了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你读懂了是谁送谁,你读懂了送别的目的地,你是从哪里知道目的地是广陵啊,之字,在这里“之”就是去、到的意思。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读诗题。

2.读准字音

(1)读书,先要读准字音,请同学们自由地练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齐读生字:孟、浩、陵、辞、唯

(3)谁想来读一读?请你来读,你读得通顺流利。你来试试吧,你读得字正腔圆。换你来读读看,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3.读出节奏

我们读诗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拿起笔,边读边给诗划出节奏。

你是怎么划的?读出来。我听出了你的节奏。你来试试吧,我听出了点儿韵律美了。

三、解诗(抓关键词、理解全诗、把握基调)

1.教方法,理解全诗

会读了,诗的意思能读懂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看看注释。

谁来说说,你读懂哪句就说哪句。你读懂了前两句,能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吗?哦,结合注释,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你读懂了后面两句是吗,你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哦,你是通过插图来理解的啊,这也是个好办法。

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理解,读读整首诗,齐。

2.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同学们,数一数这四句诗共有多少个字?28个,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可它却成为了千古流芳的诗篇,这可真是一字千金哪。咱们一定要好好地品味品味。

(1)请大家细细地读一读一、二两句诗,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不一般?故人。故人也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有谁知道李白和孟浩然的之间的友谊吗?说起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年轻的时候,李白初出茅庐,诗名尚小,而比李白大了十一岁的孟浩然已经是诗名满天下了,在写诗上,孟浩然算是李白的老师了,因此李白对孟浩然非常敬仰,有诗为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2)理解并品味“烟花三月”的含义

大家再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其实,“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

(3)从“故人”这个词中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情谊,“烟花三月”道出了送别时的时节,带着这份情谊,想象着送别的画面,读读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友将别,就要远行。你们愿意和李白一同去送送孟浩然吗?请同学们看看课文的插图,轻轻地读读后

两句诗,你能从哪些词中体会到什么吗?

(1)你说,你从“孤帆”这个词中感觉到了李白的孤独。是啊,诗人看着好友的一叶孤帆远去,心里充满了孤独和惆怅。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还有哪些体会?你说,你抓住了“碧空尽”这个词感受到了李白的不舍,是啊,好朋友的小船已经渐渐地消失在了水天相接的地方了,可是李白还站在那里久久地凝望。把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吧。

(3)还有吗?你来说,你也对这个“尽”字深有感触是吗?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你认为不尽的是什么?是啊,不尽的是李白对孟浩然无限的思念,不尽的还有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情。来,把这份思念和深情厚谊读出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谁还有其他的体会吗?请你来,你从“唯见”这个字中感受到李白的不舍,好友已经走远了,不见帆船的踪影了,只能看见滔滔的长江水了,可是他却依旧站在岸边不肯离去。

(5)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体会,轻轻地读读后两句。

四、发挥想象,领悟情感

理解完诗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诗歌的后两句,边读边想,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哦,你仿佛看到了李白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江边,目送着友人的帆船渐渐走远。

(2)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孟浩然的一叶孤帆在滚滚的长江水上飘飘摇摇,凉风吹起了李白的衣襟,李白皱起了眉头,一脸的失魂落魄。是啊,他离愁别绪都写在了脸上。

(3)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孟浩然的小船消失在了天边,滚滚的长江水向东流去,李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

(4)就让这真挚的情谊化作一江春水流向天边吧,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5)长江水,它长啊,可比得过这思念长吗?比得过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深意长吗?一起读——(注意指导朗读)读得再轻一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天际流读得慢一点,将这思念拉长一点,再试试。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巩固小结,升华情感

1.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李白伫立江边,思绪泉涌,他与孟浩然的交往依然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

发挥你们的想象,拿起笔,写在书本空白处。

2.谁来读读你写的?

(1)你来,是啊,他们曾经一同在黄鹤楼上饮酒赋诗。昨日的种种还历历在目,可是如今读——他们曾经一同在月下喝酒聊天,可是如今——读。

(2)你来说,他们曾经一同在青山绿水间纵马驰骋,可是如今,他们天各一方,相见甚难,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朋友走了,诗人还在反复吟诵着这首诗。(齐读整首诗)

3.最后,跟着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一起诵读这首诗。

六、布置作业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课后,你们可以上网查找相关的送别诗,感受古人的情怀,体验友谊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

出示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2.搜集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试讲稿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试讲稿

刘双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和蔼可亲”等词语。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列表,理清说明顺序。

2.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拓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白人类的生存依托于“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倡学生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认识说明对象

出示课件地球图片:在浩瀚的宇宙间,有这样一颗星球,它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分;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有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有人们在蓝天下愉快的生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载歌载舞,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它就是?这篇课文要说明的对象是谁?(地球)对,读课文要先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学习词语,发现书写规律

1.学习词语。如:

矿物、恩赐、枯竭、威胁、目睹。

2.发现规律。

这几个字:矿、赐、竭、胁、睹。都是我们这课的生字,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规律:左右结构的字要左低右高、左窄右宽。

(三)整体感知,了解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从几方面介绍了地球?外观、体积、资源、移居。

2.作者从这几方面要说明地球的什么特点呢?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3.默读画批:细细品读课文,用曲线画出地球的特点,读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批注在旁边并想想作者这样运用的好处。

(四)细读课文,体会写法

1.“外观”特点。

(1)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让地球的美跃然纸上的?谁来读读?

“水蓝色的纱衣”:相互交错、薄薄的纱衣。借助插图,展开想象。

(2)说到母亲,想到摇篮,你会想到什么?

赋予了地球一个尊贵的身份──母亲,赋予了地球一个神圣的地位“摇篮”,把地球写得更加亲切、可爱,一下子接近了与我们人类的距离。

2.“体积”特点。

(1)列数字:六千三百多千米:。(看着这些零,地球挺大的啊)

(2)打比方:一叶扁舟。

(3)作比较:这几句话都在说明地球的小,为什么这么说呢?

(4)朗读:列数字、作比较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地球,你能读出它的特点吗?

3.“资源”特点。

(1)“拿矿产资源”举例子。

(2)列数字:“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从数字中感受到什么?

形成这么难却被人们随意地破坏,说明人类对资源的破坏之大;而且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勾连上文“母亲”,联系上下文我们加深了对“母亲”一词的认识。

(3)用词准确:在谈感受时,有同学说“人类的破坏”“乱用化学试剂”,但书中用的是哪两个词?毁坏、滥用。它们有什么不同?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借助工具书来帮忙。

(4)表达效果:我们学习了好几种说明方法,为什么在说明“资源有限”时作者要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呢?

(5)联系实际:读到这些语句,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画面?面对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

(6)拓展写话:出示补充资料,这是年与年我国水资源数据的对比表格,另一份是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文字介绍。请你围绕“珍惜资源”这个话题,利用资料写一段话。

4.结尾。

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说明了地球的特点,为了是要写出自己的心声,是什么?

(五)巩固小结

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然后要能够发现说明方法,感知说明对象的特点,借助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科学的认识说明对象。

(六)布置作业

结合资料,围绕“珍惜资源”写一段话。

试讲稿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

杨龙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读写“富、饶、蠕动”等生字词;摘抄、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中描写西沙群岛的优美语言,以读促悟,提升语言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第五、第六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的美景以及富饶的物产,感受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去旅游过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说那里的景色吗?……(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去过这么多地方,那同学们都去过西沙群岛吗?(生摇头)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西沙群岛游览一下吧,看看那里有什么样的景色”,以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初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扫清阅读障碍。老师讲解部分疑难字词。

“蠕动”,借助视频观看毛毛虫爬行,一次理解蠕动就是“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的意思。请同学开火车读PPT上面的字,读不准的加以纠正。

2、再次朗读课文,请学生思考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学生总结回答: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作者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这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二)精读文章,读中品悟

(1)朗读文章第2-4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1、学生找出句子:“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五光十色(颜色很多的意思),“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写出了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联系生活实际,教师问学生平时同学们看到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蓝色),而西沙群岛的海水却与众不同。接着,老师展示图片,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最后教师点名指读,读出海水的美丽以及对海水的喜爱之情。

2、教师提问:文中3、4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海底的哪些物产,这些物产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者写了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还有鱼,它们的特点分别是:各种各样,懒洋洋,威武,多。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因为“懒洋洋”、“威武”用的比较精妙。

联系生活实际,温暖的午后晒着太阳,这是一种懒洋洋的状态,十分舒适自在。那么海参在海底就生活的自由自在,龙虾因为有一层厚厚的外壳,所以如同战士一样“威武”,也能够体现出龙虾在海底世界的生活十分舒适。然后,老师请同学表演。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来。

4、学生继续找出喜欢的句子:“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说说自己平时见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红色、黑色、条纹……),而西沙群岛的鱼种类繁多,十分美丽。教师播放西沙群岛海底视频,学生观看,感受鱼的美丽。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鱼的多,鱼的美丽。

5、教师继续提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引导学生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造句。

6、教师提问:文中还有哪句话体现出鱼的多?

学生回答:“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7、学生集体朗读并且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品味语言的优美,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2)自主学习文章5-6自然段,小组讨论,思考作者写了海滩和海岛的哪些物产,乌龟的“趣”在何处。

作者写了海滩的贝壳和海龟,海岛的鸟蛋和鸟粪。

乌龟被翻过身来,四脚朝天,动弹不得,十分笨拙。

三、巩固小结

西沙群岛不仅海水,海底美,它的海滩、海岛也很美,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然后根据前面讲到的内容,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篇文章十分优美,从文中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出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而且,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如此美丽的地方,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壮阔。

四、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2、根据文中描写西沙群岛海底的段落,画一幅海底景物图。

3、课下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和谚语等。

五、板书设计(略)

试讲稿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巨人的花园》试讲稿

刘双艳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题目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看童话吗?说说你看过的童话。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今天,老师带你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2、揭题,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巨人的花园)

3、据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一边质疑,教师一边梳理板书)预设问题: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二、整体感知,疏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句划一划,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指名朗读正音: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3、交流据题质疑的问题:

(1)这是一座怎么样的花园?

预设学生的回答会是:

①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荒凉的花园:

指名回答,找出依据

②这是一座神奇的花园:

指名回答,找到依据,

(2)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读文后发表自己个人看法,教师随机点拨。

三、精读课文,感知形象

1、研读巨人任性的表现: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童话故事总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呢?巨人说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话。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⑴指名回答,交流文本找到的信息,投影出示:你从哪里看出巨人原来很任性、冷酷?

随机出示三句句子:

①“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想想巨人说这话时,心里会怎么想?他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你能试着读读吗?

②“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巨人喜欢春天吗?你从哪儿看出的?品读6、7自然段。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

⑵有感情地齐读这三句话。

⑶读了这三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2、探究巨人省悟的原因:后来是什么原因,巨人醒悟了?

出示句子: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凝视”什么意思?你能凝视我吗?小男孩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

3、感悟真情:

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所以他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齐读)“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四、拓展写作

1、过渡:

巨人终于醒悟了,任性、冷酷的心换来的是冬天;善良、宽容的心带来的是()。

板书:春天

2、拓展写作:

醒悟后的巨人会怎么做呢?他的花园里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请大家拿起笔写下来。

3、写作交流。

五、总结巩固

有位诗人曾说过:“将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座坟墓。”在这里我衷心希望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另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王尔德的其他几篇童话读读,如:《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忠实的朋友》等。

六、作业布置

1、指导看图,用学习本课积累的词语,生动地描绘画面的内容。

2、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把故事继续编下去。

3、小组分工合作,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试讲稿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珍珠鸟》

杨龙云

一、激趣导入

先请欣赏一组配乐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不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曾经是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当代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珍珠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可借助工具书查询,或者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二)检查自读效果

1、大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朗读。

(愈发、拨开、咂嘴、伏安、扭动、不由自主、神气十足)

2、教师选讲重点生字词。

拨:教师范写。

神气十足: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表演的方式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写了在作者的照料与呵护下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动物与人之间由于信赖而产生的亲近、温馨的情感。

四、细读课文

(一)感受珍珠鸟的形象。

形象(穿插修辞手法)——特点——情感

1、形象:红嘴红脚……蓬松的球儿。(比喻)

2、蓬松的球儿写出了小鸟什么样的身子特点?(又肥又圆)

3、珍珠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可爱)

4、体会作者的情感。(喜爱)

5、朗读。

(二)了解珍珠鸟的变化,体会珍珠鸟和作者建立信赖的过程。

找出变化——体会信赖

1、找出文中珍珠鸟的变化。

起先(在笼子周围)渐渐地胆子大(离我较远——一点点挨近)完全放心

2、感受信赖的情感。

①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一会……一会……一会……。

A、指导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想象),学生谈体会。

B、创设情境:假如你看到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你会做什么。

C、作者的反应:因为作者一直不动声色的观察珍珠鸟,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体会作者的温柔之情、喜爱之情)

D、朗读体会。

②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A、珍珠鸟的一系列动作,“蹦”、“偏”、“瞧”体现了它有一些顽皮淘气。

B、“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这是珍珠鸟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展开想象,珍珠鸟喝完茶偏过脸会对作者说什么呢?

C、朗读,读出珍珠鸟的可爱有趣。

③“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A、说明珍珠鸟已经完全信赖“我”了。

B、作者“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这是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交流。

C、朗读体会。

(三)体会作者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A、请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B、教师总结:

五、巩固拓展

(一)拓展练笔:

其实美好的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鸟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想想生活中那些信赖创造的美好,用“信赖是……”的句式,写写你的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一点启示。

反馈:指名分享,教师随机将同学的内容打上屏幕。然后同学齐读自己的练笔。

(二)联系生活实际

不仅仅是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信赖。

六、总结全文

总结情感:请学生谈谈学完《珍珠鸟》之后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自主交流,指名分享。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布置作业

(一)背诵文中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习作:写一写生活中自己和其他小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情。

板书设计:

试讲稿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1

《沁园春·长沙》试讲稿

杨眉

师: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有位伟人曾历游湘江,并写下了掀起改天换地新浪潮的宏篇。今天就让我们踏寻伟人的足迹行走湘江,追溯那辉煌岁月中的一盏明灯——《沁园春·长沙》。首先,我找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生:这首词作于年,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面对湘江的一片大自然瑰丽的景色,联想着革命的形式,追忆—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词。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形象地指出了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师: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课文的范读。(播放示范朗读)

师:我们看到,这首词的上阙描写了湘江美丽的秋景,下阙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情怀。我找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上阙,在他朗读时,大家想一想上阙都写了什么?

生: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师:老师想问问你,在这里作者都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生:独立——作者;寒秋——写作时间;橘子洲——地点;湘江北去——环境。

师:我们看“独立寒秋”这句语法采用了倒装,倒装的目的在于强调,那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个词呢?

生:独立。师:“独立”这个词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呢?

生:独立不仅表明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可以让读者想象出诗人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而倒装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毛泽东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临危不惧的伟人形象。

师:分析的很好,现在进入讨论环节,请大家为第一节想一个小标题,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把你们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为第一节起个题目——独立寒秋图。

师:接下来,让我们注意一个“看”字,它一直领起到那一句?

生: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句都是写景,但又都是写情,我们分析时要注意情与景的交融。谁能告诉我,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生: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师:我们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染”写出了什么?突出了山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生:遍—写出了红之广;染—像工人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美丽。

师:看到“红“字,我们会想到什么呢?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会很自然地想到革命的火炬。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师:回答得很对,这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式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命运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那么接下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师:好,江指湘江,“漫”字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状态?

生:溢满之状。

师:我们都知道,春天的水会涨,而秋天的水应该是消退的,那么为什么湘江水还这样盛呢?

生:这里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来象征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师:那再看“碧透”,通过这几幅画面,想一想写出了江水什么特点?

生:写出了湘江之水澄、清澈见底的特征。

师:“遍”“透”属于什么用法吗?有什么意思?

生:“遍”与“透”为互文,都是副词,含有“极”的意思。

师:那“百舸争流”中“百舸”、“争流”又指什么?

生:“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师:写出了江中怎样的场面?

生:写出了湘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昂扬奋进,热闹、壮观的场面。

师:作者这样写的寓意是什么?

生:千帆竞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象征革命战士在力争上游、努力奋斗的精神。

师:我们再看下一句“鹰击长空”此时诗人用了一个“击”字,形容了雄鹰展翅的什么特点?

生:矫健、迅猛有力。

师:那么“鱼翔浅底”,鱼儿在水中应该是游动的,为什么这里是用一个“翔”字呢?

生:江水很清澈,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看上去鱼儿像是在天空中游动一样,表现了江底鱼儿的自由和江水的广阔。

师:从修辞上看,这些句子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对偶。诗人从远景、近景,天上、水中为我们进行了有序的描写,互有照应,相映成趣。

师:那么诗人此时眼中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生: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大好生活。

师:“万类霜天”表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一个“竞”字又突出了什么?

生: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的生命力。

师:“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的事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有什么深层含义?

生: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其实就是对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

师: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这幅立体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的风景。宛如当代着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大手笔。下面请大家发挥团队精神,为这一节起个小题目。

生:生机勃勃的秋景——“湘江秋景图”。

师: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写的肃杀悲凉,清冷、惨淡,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呢?

生:身份:党的领导者;性格:胸怀大志;心境:广阔崇高;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设问。

师:我找同学解释一下“怅”、“寥廓”、“谁主沉浮”三个字词是什么意思?

生:“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寥廓”指宇宙的辽阔无边;“谁主沉浮”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师:很好,那位同学能说出这三句的大意。

生: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师:前面作者主笔写景,这里笔锋一转,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他问了什么?

生:谁来主宰你的沉浮荣衰、掌握民族的前途、主宰国家的前途。

师:诗人的这一发问是诗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内心的感慨。自然界中的万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主沉浮”,就是要主宰大地,那么作为青年,如果你处在那个时代,你应该怎么做呢?

生:就是拼搏争取,就是改天换地,就是进行革命斗争。

师: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能提出这样忧国忧民地深度思考,这显示了什么?

生:这一发问,显示了青年革命家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心胸和高远志向。

师: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鸿鹄大志,这么大的革命气概,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最后,我们把这首词的上阙齐声朗读一遍。

试讲稿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3

《蜀道难》试讲稿

杨眉

师: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年七月三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他是谁呢?

生(齐答):李白。

师:怎么都知道?

生:李白写过《署道难》,其实青藏线才是难上加难。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可能在唐朝,生产力比较低,进入四川比现在进入西藏还难。

师:你很有政治辨证思想。这种想法李白是通过怎样的诗句来表达的?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这一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生:出现了三次。

师:我们不妨把这三句来念一念,每一处的情感都不同。《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首席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李白是感情极其丰富的男人,诗人天性就是漂泊,一看到月亮,就——

生: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朋友要离开时,诗仙也动了人间真情,送出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友人的白帆消失了,李白还在远望。一腔友情,随一片白帆远去;无限神往,与一江春水合流。真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今天,离别的钟声又敲响了,诗仙又要送别友人,这次目的地是四川,太白作《蜀道难》送之,意欲何为?

生:想表达离别之痛。

生:我想是对友人的祝福。

生:可能是不想让朋友走,走了会伤心,会孤单。

师: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两种,一是嘱咐和祝福。二是劝阻和挽留。到底哪一种更帖切呢?或者说还有第三者?我们不妨从文本如手,大声的厚颜无耻的朗读《蜀道难》,体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生读)

师:我想李白听了我们的朗读后,定会有知音之感,谁第一个说一说诗歌中有震撼力的诗句,就好比大地深处熔岩喷涌而出的感觉。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为何笑?

生:太平常了,简单。

师:其实,开头一句难于上青天说简单也不简单。大家发现了吗?此句前面还有七个特殊的字?

生:噫吁戏!危乎高哉!

师:特殊吗?

生:好象语气词多了点?

师:哪些语气词?什么意思?

生:噫吁戏!乎哉,五个,大概是四川的方言。

师: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怎样的呢?

生:哎!

生:啊!

生:阿呦!

生:哇,我的妈呀!

生:哦。我的上帝!

师:哦,各种版本都到齐了。我惊叹于同学们的想象力。“难”是一个抽象词语,那蜀道难到底难在何处?

生: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是写隔绝时间只久。

生:蜀地与世隔绝。

师:李白节取了两位蜀王的古怪的名字,是说蜀国的开国史多么悠远。“茫然”是悠久不可知的意思,和现在的用法稍有不同。还有吗?

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颠,有鸟道,而无人道,也是说隔绝之久。

师:好,讲得很精辟。而蜀道的开辟也具有神奇色彩,谁来说一说这方面的内容?

生:五个大汉拽一条蛇,山崩地裂,大汉被压死,路就通了。

生:还有五个美女也被压死,入蜀之路才通。

师:老师曾看到过着这样故事,与课文有些出入,五位大汉压死后,不知为何,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多浪漫。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许多劳动人民为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李白运用这个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总之,写出了开辟之难。所以,这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读出惊叹之情。

师:鲁迅曾说,世上本来没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也便自然有了路。现在路是开辟出来了,好走吗?

生:难,诗中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行路难啊,行路难。

生:还有黄鹤飞不过,猿猴也担忧。

师:为何写到黄鹤猿猴?

生: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人行走之难。

师:反衬这词用的很到位。还有吗?

生:也有直接写行走苦难。比如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类似九曲黄河。

师:你的想象太开阔了,曲折越多,说明山势陡峻,写出了度越之难。行走中的人们的神态李白也描绘得淋漓尽致。

生: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前进。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

师:的确,诗人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可能有高原反应(生笑)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不怎么好,影响人的情绪,读一读这样的诗句。

生: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师:悲能改做飞吗?

生:不能,因为这只鸟内心很痛苦,(生笑)。

生:子规就是杜鹃,常在月下悲鸣。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好象哭泣一样。

师:阵阵的子规悲啼,空旷孤寂的情绪缠绕在你的灵魂之中,离别之恨,飘零之感渗透在骨髓中。古人曾评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并无有人迹。空山古木间,日之所见者,但是悲鸟雌雄威群而飞;夜之所闻,但是子规月下啼血最苦”。无非烘托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诗仙发出了第二遍感慨。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渗透了哪些情感?

生:忧愁,担心。

师:这样的细节描写较好地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利的烘托了蜀道之度越之难。但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无限风光在顶峰。谁来说一说。

生:去天不盈尺,是说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讲山壁之险。

师:这好比电影镜头中,先来一个连峰接天的一个长镜头,然后再来枯松的一个特写。当然,有魅力的镜头需要快慢结合,最好来点音响效果。诗中有吗?

生:有,飞湍、瀑流、平崖、转石,滚下来的是石头,多壮观

生:还有声响,雷鸣般的声音。排山倒海。惊险万分。

师: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诗仙就质问了。

生: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师:风光变换,现象丛生,在这样惊险的氛围中,作者写了通往成都的剑阁,读一读其地势险要的句子。(生读)。

师:成都是个好地方吗?

生:只是个军事要地,不是旅行的好地方。没有旅游价值。

生:军人特别厉害,化为豺与狼。并且野兽横行,猛虎蛇类吓人。

师:夕避长蛇,朝避猛虎句式有点特殊吧?

生:是互文,夕、朝名词或用做状语。

师:你判断得很对。这一段诗反映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使三秦震动。政治环境相当恶劣,类似现在的伊拉克,恐怖横行,炸弹乱轰。随时葬身虎口蛇腹之虞。从战祸之烈,写出安居之难。所以李白又感叹。

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师:包含着哪种感叹?

生:恐惧。

生:悔恨,后悔来到四川。

师:由此看来,诗仙三次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蕴涵着不同的心理体验。第一次,由隔绝之久,惊呼开辟之难,第二次由山势之危,诗人以鬼神莫测的笔法,忧惧度越之难,第三次由战祸之烈,悔恨安居之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现三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产生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反反复复为哪般?谁来说一说?

生:李白写诗纯粹是为了挽留朋友,希望他留下来。

生:可能是劝阻统治者要当心安禄山造反,要及早准备。

生:我想蜀道难有所寄托。

师:哦,寄托?

生:借送友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借蜀道是说自己仕途之难。

师:真是仕途之难,难于上蜀道。仕途称心,蜀道则易;仕途无成,蜀道则难。否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干卿何事?中唐姚合《送李余及第归蜀》中说“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这对你的观点是有力的补充。此种想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流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生: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我们通过抽筋剥皮的解读,试图掀开蜀道的红盖头,看清庐山真面目。这是一首慷慨的悲歌,既有历抵卿相的屈辱,又有遍干诸侯的失意,既有报国无门的愤慨,又有败兴而返的伤心。中国诗坛上最耀眼的一座雕塑——诗仙,他的独特的个性,满怀的抱负,傲岸的反抗,在这里奏一出了最强音,天才极至,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寻,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是如此的美妙奇异,不可思异,这是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这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之一。在天才李白面前,一切庸碌无为,一切的怨天艾人是多么的可笑,人生只有永远进取向上。

试讲稿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试讲稿

杨眉

师:前面我们布置大家观察了桥(教师板书,加点词为板书内容,下同),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哪些类型的桥。

生:独木桥、水泥预制桥、钢梁桥、石拱桥、铁索桥等等……

生:江河大桥、立交桥、过街天桥……

点评: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说明对象。

师:大家见过的桥确实不少,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桥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钢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长江大桥。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生:还有,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

点评:引导学生把直觉形式转换成言语形式,为训练张本,对于学习中的分歧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澄清是非。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以查词典,看看词典是怎样说的。

生:(查词典)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

生:不够准确。前面已经说过,立交桥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师:看来时代在发展,词的含义也在发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来连接两端的建筑物。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讲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实上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点;桥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连通两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是“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的重要特点,能力训练即从此开始。

师: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石拱桥。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桥的特征,看看石拱桥有什么共同点。

生: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桥身全由石料构成。

点评: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训练开始,把一般的方法变成学生的经验。

师:说得较好,不过同学们所看到的还只是桥的外部特点,事实上我们在分析事物特征时,并不像这样显而易见,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再缩小来研究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征,可能难度就会增大。请同学们翻开课文《中国石拱桥》,先看课文写到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学生浏览课文,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说说《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点。

生:形式优美。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最好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生: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写赵州桥的时候这样写:“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生:卢沟桥也是一样,“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点评:训练由浅入深,让学生的技能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师:说得不错,中国石拱桥除了形式优美以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特点?

生:有,那就是结构坚固。

师:(板书结构坚固)何以见得?

生:书中说这种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生:书中还说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师: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课文中看到中国石拱桥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历史悠久。

师:(板书历史悠久)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1)形式优美;(2)结构坚固;(3)历史悠久。

那么怎样说明才能把这些特点说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如何选择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例子。

点评:通过总结巧妙地过渡,从一个训练重点转移到另一个训练重点,保持训练过程的清畅。

生: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师: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例子,用这两个例子能说清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

生: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年左右,后者修建于-年间。这两座桥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在它们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选择这两座桥作例子,就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点评:引导学生深刻地感知说明文选例子的方法,为后面总结规律做铺垫。

师: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生:简洁是简洁了,但是那样就不够全面。

师:此话怎讲?

生:赵州桥是单拱,卢沟桥是联拱,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概貌。

点评:欲擒故纵,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道出秘诀。

师:看来选例子除了典型以外,还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证主要方面有代表。选例子很重要,选准了例子把例子写好,通过它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们看课文是如何写例子的。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

生:第4、5段写赵州桥,第6~8段写卢沟桥。

师: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4、5段,读后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赵州桥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先总写桥的外形和使用情况,给人以总体印象,再详细地写这座桥的四个方面的特点,给人以具体的形象。

点评:训练的层次仍在递进,紧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

师:我仔细阅读了课文,作者写赵州桥用了这样一些字眼:“横跨在河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非常雄伟”。(示图)就书上的插图来看,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的白水桥差不多,但比起枝城长江大桥来只不过是“小鸟”中的“小鸟”,作者说它“雄伟”准确吗?

生(笑):赵州桥是不及枝城长江大桥高大,但我们说一个建筑物雄伟主要不只看它的体积如何大。

师:那还要看什么?

生:还要看它的气魄和声势。比如我们说雄伟的天安门,并不是说天安门就有几十层上百层楼那样高,我们从电视上见过天安门,还没有我们的教学楼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气势,见过天安门的人没有一个怀疑“雄伟的天安门”,“雄伟”一词用得不准确吗?(众生笑)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也是如此。

师:看来作者在说明事物特征的时候用词是非常讲究的。

点评: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体验其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下面我们再看卢沟桥的情况。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6~8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写卢沟桥与写赵州桥有什么不同。

(学生朗读)

生:相同点是也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不同点是侧重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笔法上多采用生动说明,如柱头上的石狮作者说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师:请稍等,你能不能说说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生:当然是描写。

师(笑问):你是否意识到这种描写与一般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有所不同。(生默然)其他同学呢?(也默然)不要紧,我们先来研究几个问题。这些石刻狮子能“母子相抱”“交头接耳”“倾听水声”吗?

生:狮子是石刻的,当然不能。

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很像是母子相抱,很像是在交头接耳,很像是在倾听水声。

师:也就是说作者把那些石刻狮子的样子写出来了。你见过卢沟桥吗?

生:没有!

师:你脑海中有那些石刻狮子的形象吗?

生:有了,而且非常清晰。

师:这正是说明文中描写的功劳,说明文中的描写重在摹写事物的样子——摹状貌,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更清晰、更准确、更形象的了解。与一般记叙文中的描写有所区别,请同学们体会。

点评:引导学生品味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体验此法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师:好,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作者写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确实同中有异,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这样处理于大同中存小异,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更有魅力。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请大家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思考: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特征,怎样写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写特征一般要精选例子来说明,所选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面。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上述方法来操练这种技能。

(出示笔)笔,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笔?

生: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彩笔、蜡笔、铁笔等等……

师:谁能说说笔的共同点?

生:尽管笔的结构千差万别,不管什么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用来写字;二是用来作图画画。它是写字画图的用具。

师: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笔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选例子来说明,如果选例子应该选哪些例子?

生:钢笔。

生:毛笔。

师:为什么?

生:钢笔在硬笔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毛笔不但是软笔中的一绝,而且和古老的书法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说笔自然少不了毛笔。

点评:让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参与后续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师:好,我们就来讨论钢笔和钢笔书法有哪些具体特点。从形象方面,从使用方法方面,从书写效果方面着眼,发挥大家的创造性,看谁说得准确生动。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写出字来。

生:能写小而好看、笔画整齐的字。

生:墨水吞进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吐,早晚随身带,最易作记录。

生:胸中墨万点,下笔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钢的笔尖胶的肚。

点评:以上为技能的操练阶段,它是技能内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色之一。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很生动,本节课就练习到这里。课外请大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说说中国的笔”吧。好,现在下课。

点评:让技能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发展自己的能力。

试讲稿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安塞腰鼓》试讲稿

杨眉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诗《黄河颂》吗?今天我们朗诵其中一节,请看(出示幻灯),应该记得我们学这首诗的时候进行了分角色朗诵,男生领诵是谁呀?

师:好,就是你,请起。

师生(分角色齐诵):

男领: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男合: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女合: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男合: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女合: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师:由此,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同样,在这古老的黄河流域,在这黄土高原,还有一种土生土长的、体现了生命与力量的独特的文艺方式,那就是——安塞腰鼓!(多媒体投影:课题“安塞腰鼓”)

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画片,来感受一下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情景。(出示四张图片)早读,我们已经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翻开课文,请问同学们读后感受如何?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写得很激情,有强烈的节奏感,让我身临其境。

师:很激情、有节奏感、身临其境,回答得真准确,还有没有呢?

生2: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让我似乎感受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她的描述真是非常成功。有谁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疑问吗?

生3:“好一个安塞腰鼓”你觉得重复吗?

师:是不是啰嗦,我们说文字尽量精简不要罗嗦,在这篇文章里重复了几次?

生4:三次。

师:是不是啰嗦?

生5:不是,因为这里是用了反复,它使语言有了不一般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回环的气势,所以可以很亲切的表现安塞腰鼓的节奏感。

师:回环的气势,表现了安塞腰鼓的节奏感。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人补充?

生6:我觉得还起到了直接赞美的作用,

师:你觉得反复的出现,充分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生7:我觉得这三个反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师:画龙点睛。刚才你提的这个问题,这几位同学给你回答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问。

生8:文中提到“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是打不得安塞腰鼓”,为什么在哪儿就打不得腰鼓呢?”。

师:问得很好,这里写安塞腰鼓,干嘛要扯到多水的江南呢?是不是离题了?

生9:这里实写江南多水,没有空地打鼓。

师:是吗?是不是实写?多水就没有地方打鼓?我们的礼堂里一样可以打鼓呀?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看“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生10:经不起表演。

师:难道说江南的土地都是玻璃的吗?

生11:江南的水更多表现的是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的元素是粗犷,是生命力量的对比。

师:这种理解真是很完美。我就不说了,她说得比我说得好。还有没有疑问?

生12:在书上第面第9段,我不明白“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一句什么意思?

师:第9段,找到没有?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抒情散文,要善于联想、想象,我想问一下,你读到这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你想象到了什么?

生13:我想象到了古战场。

师:古战场,古战场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14:有些人在舞旗,有一些人在骑马。

师:给人的感觉是?

生15:很多人一拥而上。

师:很多人一拥而上,战死沙场,因此给我们感觉格外的——

生16:豪壮。

生17:激壮。

师:悲壮。因此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产生丰富的联想。你看:“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产生的联想是非常的——

生18:豪壮、悲壮。

师:因此它借豪壮悲壮的古战场,给人丰富的联想,来写谁?

生(齐):安塞腰鼓。

师:这个时候安塞腰鼓给我们的感觉是——

生19:豪壮、悲壮。

师:这就是借一种形象突出另一种形象,便于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能仅读文字,要有丰富的——

生:(齐说)联想和想象。

师:才能品味出文章的——

生(部分说):韵味。

生20:我想问文章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为什么这样写?

师:它写的作用是什么?有没有人来试着回答的。我想请没有举手的同学试着答一下。赵敏华。

生21:因为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形容安塞腰鼓的豪迈、壮烈的情景。

师:豪迈、壮烈的情景。我还想问一下“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他们想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

生21:他们想撞开那种寂寞的情景。

师:寂寞,黄土高原上给人感觉还有什么?

生22:贫困。

生23:压抑。

师:这些生龙活虎的后生们,他们要挣脱这一切的羁绊。

生24:我想问文章的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是什么意思?

师:我还不想请别人回答,我问你:在文章前面都写的什么内容?

生24:安塞腰鼓是壮烈的、豪壮的、火烈的。

师:在文章28、29、30段,这三段里有一个关键的词,请你们把它找出来。

生(部分):戛然而止。

师:再找。

生(大部分):寂静。

师:这28、29、30段整个给人的感觉是——

生(齐):寂静。

师:前面写的是豪壮的,突然变得寂静,“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一下子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安静的气氛。听到了鸡啼,感到了安静,这叫什么写法?

生26:反衬。

师:怎么衬?以动写静。欣赏一个句子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一种是形式上,还有一种是——,“渺远的鸡啼”为什么不说狗叫呢?

生27:因为鸡啼代表的是黎明,而他们安塞腰鼓是要冲破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贫苦,这样衬托了他们打完了腰鼓后心中的感觉。

师:黎明的到来,新的希望。答得很好。这从哪一个角度回答的呢?

生28:意境。

师:意境,内容。因此欣赏一句话一般从两个角度:一种是从意境,内容;一种是从写法。刚才说到“鸡啼”代表着黎明,给人以希望。写法上是——

生29:以动写静。

师: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沉寂下来的安静,迎接新的希望的到来。

(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意在创设一种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争论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师: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写安塞腰鼓想表达什么思想?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表达对黄土高原上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

师:表达对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在文中哪一段里可以看得出来?

生2:在第18段。“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耗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能释放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感受出作者对农民生命力的赞扬。

师:请坐。在18段里,她觉得歌颂了生命的力量。

生3:赞颂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比如,我们的民族是豪放的。

师:你在哪一段里找到的?

生3: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第16段:“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师:我想问一句,这里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生3:坚毅不屈、蓬勃向上、积极进取、而且集聚着生命力。

师:回答得很好,请坐。

生4:还表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美、阳刚的美。是在第7自然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还有紧接的句子,“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里歌颂了安塞腰鼓独特的——

生5:美

师:这叫做我们中国特有的外国没有的——民间艺术。歌颂了黄土高原上这种特有的民族艺术。

生6:我想赞颂了对生命奔腾的感情,表达了他们要挣脱、冲破、撞开那种黄土高原的困倦寂寞。

师:好像和第一个一样,表达对生命的渴望,对力量的表现。记得刚才在质疑的时候,有位同学提到第19段,在歌颂谁呀?

生7:黄土高原。

师:要记住黄土高原是生育了安塞腰鼓这种艺术的沃土,所以作者也深情地赞颂了黄土高原。尽管它贫瘠、落后,但是却孕育了这么奇丽的艺术之花。这篇课文表达的意思先暂时理解到这,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最后我们要概括起来看一看,哪一个理解更能总括全文。整篇文章让你感受到的更多地是哪一种理解?这篇文章既然写得这么深奥,写得这么好,我们一起朗诵一遍。

生(齐读全文):

(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一板书:)

是生命力量的体现

是民族精神的再现

是民族艺术的精髓

(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师:好,读得很好。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大气淋漓,写得那么带劲,它运用了一种很成功的修辞手法,你感觉用得最多的是哪一种?

生(部分):排比。

师:我们集中地精读第7段至第12段,请找出你喜欢的排比句,仔细品味,试着给我们读一读。

生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你喜欢这组排比句,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1:根据形容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节奏来读。

师:节奏,我听到了这个词。你听“骤雨/一样,旋风/一样,”句子很短,都是两个节奏,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快一些。我们来试着读一下,读得要节奏感要强一些,明快些。这一段写的是安塞腰鼓的鼓点变幻多姿,变得很快,语速要快还是慢?

生2:快。

师:对,如果慢,鼓点就没劲。我们来这样读,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男生先读,开始。

男女生分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很清脆,很好听。你们觉得节奏感,快感读出来了没有?

生3:没有。

师:没有,你觉得毛病出在哪呢?

生4:我觉得读得虽然很整齐,但是读得比较相同,没有大起大落,节奏感不强。

师:变化,节奏感还不够鲜明。我们再来读一下,注意节奏感再强一些。

(指导分男女生再齐读)

师:节奏感是强烈些,但我觉得速度还是不够快。因为鼓点是一个接一个,我们读得很斯文、很稳。回去再练。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5:我喜欢第12段:“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我觉得这一句话强调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也写出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憨厚的品质。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5:要强劲有力,突出鲜明的节奏感。

师:要读得强劲有力,排山倒海。排比句语速要快,一句比一句快。

生(齐读):“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生6:我觉得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也很好。

生7:我欣赏第9至11段。

师:我们刚才在欣赏第9至11段的时候,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悲壮的联想,想到了古战场,想到了沙场秋点兵,我们读的时候,感情要——

生8:豪放,悲壮。

师:我们用重唱式,曾经给大家教过。分两大组,这一大组先读,这一大组紧跟,开始。

生(两大组重唱式齐读):“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师:好,掷地有声。刚才是段与段的排比,层层扑过来,给人丰富的联想。我发现第7自然段第一句是不是排比句?

生(部分):是。

师:三个词“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意思相近,语言整齐,构成了排比。这叫句内排比。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

生:激情。

师:一句比一句要狠。

生(齐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读得确实是没命了。不要命的在那儿捶鼓。

师:这篇课文排比句用得非常成功,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让我们不得喘息,充分地把安塞腰鼓那种不可遏止的对生命和力量的追求、那种渴望再现了出来。今天回去的任务是(出示幻灯片):

模仿课文的排比句,仿写句子。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如精彩的足球、篮球场面;激越的舞蹈场面;激动人心的晚会场面;感人至深的救助场面……

还可以是听的,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再现对命运的挑战。

(这是本文的第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创意朗诵,品读排比句式,学习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小学语文试讲稿四年级下册《尊严》

《尊严》试讲稿

杨龙云

一、课题

尊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逃难、僵硬”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文中的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中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以读促悟,从中感悟人物形象。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哈默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懂得尊严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了解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尊严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具

上课PPT,相关音频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教师创设情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风雪大作的声音),老师动情地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他们需要食物、衣服、炉火……

师: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可是在这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却拒绝了这份极需要的食物,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尊严》。(板书课题)

新授: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初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扫清阅读障碍。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2、学习生字词。

老师请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词(沃、呈、逃难、疲惫不堪、捶背、狼吞虎咽、僵硬)。接着教师讲解狼吞虎咽这个词,可以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引导学生回想自己饥饿的时候,回到家看到妈妈做好了饭菜,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的样子。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讲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哈默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及杰克逊大叔善良真诚待人的可贵品质。

(二)精读文章,体会尊严

(1)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逃难群象。(以引读为主)

1、联系词句感知、想象逃难情景,理解“逃难”。(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理解生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2、想象逃难人吃饭的样子,体会“狼吞虎咽”的意思。

(2)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学生自读。自读建议: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联系课后思考第三题,看一看哈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并把哈默说的话勾画下来,再结合他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A.哈默说了些什么呢?听了哈默所说的话,你有什么感觉?

B.品词析句。(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

第一句话: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①想一想哈默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

(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③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第二句话: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①引导学生结合前文抓住提示语中的“顿时”、“灰暗”等词语,体会哈默听到没有活干时的失望;抓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细节描写,体会哈默此时的饥饿……等矛盾心情。

②从哈默语言中的“不能不……”以及“!”体会他面对失望仍然态度坚决的语气。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感受大叔的真诚,理解哈默的“例外”)

③指导朗读,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读出哈默坚决的语气。

第三句话:“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①从语言中体会态度坚定、急迫。

②从“站起来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心情。(如:高兴、迫切……)

③练习朗读,表现哈默的心情。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和赞赏的神情,初步体会哈默“例外”──维护尊严的言行的意义。)

C.学习小结:哈默真诚的语言、礼貌的行为、诚恳的态度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同时得到了为杰克逊大叔做事的机会。

(3)咀嚼“尊严”行,感受“尊严”品

1、思考:同样的“狼吞虎咽”,哈默吃着食物时的感觉和其他逃难人一样吗?

(练读相关语句,联系课文内容试着批注读后的感受。)

2、同桌互议。

3、全班交流。(老师参与交流,并根据学生独特的、多元感受相机做小结)

4、回扣课前疑问,联系学习理解,相机解疑。

(4)体会尊严的价值

默读6-7自然段,想象哈默两年中的行为,联系哈默所取得的成就理解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体会尊严的价值。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巩固小结:

1、学生浅谈收获,说一说从哈默身上学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总结。

2、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1、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收集哈默的有关资料和身边人维护尊严的小故事,准备交流。

六、板书设计

尊严

仰起头态度真诚

尊严不能不品格高尚

站起来

七、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试讲稿五年级上册

《钓鱼的启示》试讲稿

杨龙云

一、课题

钓鱼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饵、纵、践等生字;理解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词语;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把握文章主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揣摩人物语言,以读促悟,体会语言的深刻含义和人物心理;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通过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有践行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四、教具

上课PPT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启示”二字用红笔写出。

齐读课题,教师问道:这个课题与你们以前见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生:启示是红色的字。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启示”二字用红笔标出?

(学生汇报。)

师:什么是“启示”?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简而言之,“启示”就是你从一件事中所明白的道理,那么这启示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新授: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初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扫清阅读障碍。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2、学习生字词。

请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屏幕上的生字词:鲈、饵、鳃、操纵、翕动、嘴唇、沮丧、抉择、告诫、实践、小心翼翼)。再讲解词语“翕动”,讲解“翕”这个字的读音是“xī”,接着讲解“小心翼翼”的“翼”,这个字是上中下结构,每一部分要写得适当扁一些,教师进行范写。最后教师请学生表演“小心翼翼”的样子。

3、了解文章内容,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总结回答:文章中写了作者和父亲一起钓鱼,通过钓鱼这件事情得到启示:要有践行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二)精读文章,读中品悟

(1)学习“钓鱼”这件事情,体会大鲈鱼的诱人。

1、学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然后教师提问:作者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

预设:这条鲈鱼很大,非常诱人。

文中的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2、教师继续提问:作者钓到这条鱼的心情如何?

作者很得意,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一心情。

3、学生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得意、喜悦的心情。

(2)精读“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中有关儿子的描写,相互讨论,体会作者的心情)

1、父亲让“我”放掉这条鱼,“我”有什么反应,“我”的心情如何?

①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不解、着急。

②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委屈。

③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乞求、不想放掉这条鱼。

A、如何理解“乞求”?——哀求,恳求。

B、“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乞求”?为何要乞求父亲?

周围没有人,没人知道作者和父亲在这个时间钓到了鲈鱼;作者没有践行道德的勇气,不愿意把这条鱼放掉。

C、想象一下,作者此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现在是夜晚,没有人发现我们钓到鲈鱼,我完全可以将鲈鱼占为己有,我们也不会因此受到惩罚。

D、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心理。

④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依依不舍、沮丧。

A、把慢慢地和依依不舍去掉行不行?

不可以,这样写更能体会出实践起来很难,很不情愿。

B、看着自己花了好长时间钓到的鲈鱼,在一刹那间消失在湖水中。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沮丧)

教师总结:把鱼放回湖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却经历了委屈——乞求——沮丧的艰难过程,看来践行道德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请学生朗读作者的语言,仔细揣摩品味,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3)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

1、既然践行道德这么难,为何我还能放掉鱼呢?看来父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读父亲的话语,看看你能体会出什么?

①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A、“得”是什么意思?(必须、一定)

B、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很严厉,要求我必须放掉这条鱼。

C、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②“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A、父亲为何是平静的?这平静的背后是什么?

很决绝,不容置疑,不容争辩。

B、朗读,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

(3)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

2、体验朗读。

①请同学们体会着当时我和父亲的感受,自由读一读“我”和父亲之间的对话。

②分角色朗读对话,老师读旁白,男生读儿子的话,女生读爸爸的话。

3、父亲为何坚持让儿子放掉这条鱼?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现在还没有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不能捕捉鲈鱼,这是规则的约束,能否遵守规则更是一种道德抉择,所以父亲希望儿子能够自觉抵制诱惑,有践行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4)体会“启示”。(提问:三十四年后呢,作者是否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呢?)

1、作者在文终又提到了当年钓到的那条鱼(投影),这条鱼有何含义?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谈谈感受。

生回答:这条鱼是诱惑,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就象征着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诱惑。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2、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巩固小结:

人生路上的诱惑有很多,学完这节课后,谈谈你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诱惑。

生自由回答。(践行道德……)

教师总结:希望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诱惑时,都能具备这种勇气和力量。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文中的作者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2、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得意急切践行道德

委屈

乞求

依依不舍

七、教学反思

(编辑:何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