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秭归县名的真正来历探考

发布时间:2022/10/28 14:36:14   

作者:熊德红

关于秭归县这一名称的来历,《秭归县志》引用袁山松的“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秭归。”这是古籍中唯一直接解释其名的书证。但多年来,似乎没多少人认同这一说法,其说法有多种版本,究竟哪一种说法接近真相,至今没有定论。笔者最近翻阅大量古籍,对秭归县名予以探考,旨在为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于秭归县名来源的多种说法

屈原贤姊之说。即县志引用的袁山松之说法,出自袁所作《宜都山川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即《离骚》所谓女媭婵媛以詈余也。”

夔子之说。这种说法是根据楚封熊挚别居于夔,后王命为夔子。后楚成王以夔子不祀奉楚先祖为借口,以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年),由楚令尹子玉(成得臣)、司马子西(斗申宜)“率师灭夔,以夔子归。”的记载而得出的结论,持这一说法的人便将“以夔子归”的后两个字断章取义变为秭(子)归。

子规鸟传说一。此为民间流传:屈原冤沉汩罗,消息传回家乡后,屈原的妹妹屈幺姑,天天登上家乡的山顶向南方呼喊:“我哥回哟!我哥回哟”直喊到喉咙出血,抑郁而终。屈幺姑死后变成一只鸟儿,鸟儿喊叫的声音仍是“我哥回——”,人们于是把这种鸟儿叫子规鸟,把屈原的家乡叫“子规”,以纪念屈原和屈幺姑的兄妹深情。后来“子规”渐渐演变成“秭归”。

子规鸟传说二。认为秭归原名应为“子规”,是因古代有一支以子规鸟(杜鹃)为图腾的部族在西陵峡一带长期活动而得名。持此观点的人依据学者龙晦文章《广汉三星堆出土铜像考释》:“在三千多年前,四川广汉就有氏人在这里建立了国家,有光辉的文化,以杜鹃为图腾,这个部落就是瞿国。它的地域东从瞿塘峡,沿大巴山,汉水而西,直到武都、天水,下到成都广汉……”。

二、对袁山松说法置疑

袁山松关于秭归县来历之说,经后世很多著作如《水经注》、《通典》、《太平寰宇记》等转录,连《康熙字典》也收录为词条,便形成以讹传讹的千古讹传。其实,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用了袁山松的话以后,又提出了疑问:“余谓山松此言可谓因事而立证,恐非名县之本旨矣。”在笔者看来,袁山松之说,有以下几个疑点。

疑问一:“亦来归”之“归”是何意?是归来还是来到“归”地?秭归在命名秭归县之前称为归乡,如果说是来到归乡的意思,将“姊”与“归”结合作为县名,则毫无意义。如果是其“姊”归来的意思,因远嫁他乡的“姊”归来故里便将其命为县名,有这种可能吗?如果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什么不直接以屈原的姓或姓名来命名呢,若取名“屈县”或者“屈原县”、“屈平县”不是更有纪念意义吗?

疑问二:“秭”与“姊”是否相通?笔者翻阅大量的辞书,均未见有“秭”“姊”相通之说,唯一解释相通的均为引用袁山松对秭归县来历之说后才有,毫无根据,纯属自圆其说之需。况且,迄今为止还从未有人从古籍中发现有用“姊归”一词的,只是现今倒有不少人将“秭归”写成“姊归”。不久前,笔者见某单位墙上挂着一块上级颁发的奖牌,上面骇然印着“姊归”二字,当时就觉得非常别扭。现代人将“秭”写为“姊”,大约是受了袁山松之说的影响。将“秭”误为“姊”,明显是写了别字,确没多少人置疑,看来将秭归县名来源加以考证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将延误子孙。

疑问三:官府命名怎会以乡人的传闻为依据?秭归县名始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沿袭秦的郡县制,乃官府所置,是作为行政区划设置的,其县名应为官府所定。官府确定县名必然有一定的依据或渊源,绝不会随心所欲因乡人们的议论或传闻而定。

三、“秭归”二字探究

据学者研究,古代对地名命名的原则一般遵循相对稳定、反映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特点等原则,大致有以方位、山水、地理实体、地形,或因事、年号、姓氏、人物等为名。按袁山松的说法,是按姓氏、人物、事件命名,但其说法不可信。如果遵从相对稳定和历史文化的原则去考证,不难看出,秭归的“归”就是对历史的延续,此“归”不是“归来”、“子归”、“子规”中的“归”或“规”,而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延续以前的地名“归”。

(一)“归”字索源。要考证“归”之来源,必须从秭归县的建置沿革说起。据考古发现,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出土的“卜甲”中,发现商王征伐归国,祈求上苍保佑的内容。关于归国的地理位置,郭沫若认为“当即蜀鄂交界之夔国”,“其故地当属湖北的秭归县”。说明在商武丁时期就有归国存在,至少秭归在其境内。西周后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楚国熊渠之后熊挚别居于夔。据《郑语》孔晁注云:“熊绎玄孙曰熊挚,有疾,楚人废之,立其弟熊延,熊挚自弃于夔,子孙有功,王命为夔子。”自此便为夔子国。《史记》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年):“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集解》释:夔,楚熊渠之孙,熊挚之后,在巫山之阳,秭归乡是也。”《索引》谯周注为“灭归,归即夔之地名归乡也。”夔被灭后属楚。战国后期称归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归乡隶属南郡。至此,在出现秭归县名以前即称为“归国”、“夔子国”、“归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汉高祖改南郡为临江郡,废归乡置秭归县,秭归县隶属临江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秭归县,故归乡。”并引用“《乐纬》曰:昔归典叶声律。宋忠曰:归即夔,归乡盖夔乡矣。”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归、夔音近,古通用。”《汉书·地理志》载:“秭归,归乡,故归国。”《后汉书·郡国志》亦载:“秭归本(归)国。”充分说明,秭归的“归”来源于古归国、夔子国、归乡。夔子国的地理范围比现今的秭归县要广。据《太平寰宇记·山南东道七》载:“夔州(云安郡,今奉节县)春秋时为夔子国,其后为楚灭,故其地归楚”。可见,当时的夔子国包含今奉节县,现今的秭归县其地理范围与夔子国乃至归乡在地理范围上是不一样的。据《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四》载:“武德二年析夔州之秭归、巴东置”,即此时秭归才从夔州分出设立秭归郡、巴东郡,次年秭归郡又析出兴山县。此时的归州才是现今秭归的地理范围。此后的县名演变,可以看出:秭归人对“归”字情有独钟,可谓不离不弃。唐武德二年(公元年)为归州;元至元十四年(公元年)改为归州路;至元十六年复为归州;明洪武九年(公元年)又为秭归县;洪武十年为长宁县;洪武十三年再为归州;至中华民国元年(公元年)又复为秭归县至今。可以看出,七次更名有六次没离“归”字,直至最后又回“归”了。因此,“归”字有一定的渊源,“归即夔,夔即归”,这是不争的事实。

“归”既然由“夔”演变而来,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叫“夔”呢?在古代传说中,“夔”是一种似牛似龙的神奇之兽。皇甫谧《帝王世纪》曰:“黄帝于东海流波山得奇兽,状如苍牛,身无角,能走。出入水中则风雨,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黄帝杀之,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山海经·中次九经》载:“岷山,其兽多夔牛。”郭璞注:“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曰夔牛。”并有诗赞曰:“西南巨牛,出自江岷;体若垂云,肉盈千斤;虽有逸力,难以挥轮。”夔又似龙,《说文解字》释云:“夔,神魑也。如龙,一足。”从古籍记述中可以看出,夔龙、夔牛似为一种水陆两栖的巨型动物,其神力无比,具有一定的灵性,它便成为先民崇拜的图腾。按古文献记载:夔牛出产于三峡上游岷江和四川山中,并在三峡地区经常出没。因此,位于三峡地区的先民崇拜“夔”,以“夔”为名便可以理解了。

(二)“秭”字索源。最早的辞书对“秭”的解释只有一个义项,就是数量词。《说文解字今释》:“秭,五稯(zōng)为秭。从禾,去掉禾旁的秭字声。一曰:数亿至万曰秭。”另一义说,数若以亿为单位,至万亿为秭。对五稯的解释为:割禾满手为一秉,四十秉为一稯。五稯为二百把禾。《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tú),亦有高廪,万亿及秭。”《風俗通》:“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沟,沟生涧,涧生正,正生载,载地不能载也。”这第一种解释,似乎与秭归县名难以挂钩。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秭归县,后来的辞书内容便增加了一个义项,即地名,专指秭归县。《现代汉语词典》对“秭”的解释便只有两个义项:①古时数目名,一万亿。②秭归,地名,在湖北。

以上是“秭”的两种解释,非本文讨论之重点,重点要讨论的是“秭”的第三个义项。笔者遍查辞书,在《康熙字典》上找到了“秭”的第三种解释:又秭鳺(guī)鸟,鸟名。《史记·历书》:“秭鳺先滜(hào)。”《史·记历书》确实记载有:“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鳺先滜。”徐广在《史记》集解中注释曰:“秭音姊,鳺音规,子鳺鸟也,一名章鷤枬。”索隐按:徐广云“‘秭音规’者,误也,当云‘秭音姊,鳺音规’,盖遗失耳。言子鳺鸟春气发动,则先出野泽而鸣也。”又按:“大戴礼作‘瑞尡’(hùn),无释,未测其旨,当是字体有讹变耳。鷤音弟,枬音桂。”“秭”的这个义项,应该与秭归县名有很大联系,上述关于“子规”鸟的两种传说,估计都是因与“秭归”谐音而产生出来的。原来“子规”就是“秭规”,但此“规”不是彼“归”,二者有什么联系呢,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秭归”组合初探。经上述考究,秭归县之“归”乃历史沿革演变而来应无疑义,“秭”应该是因“子(秭)规”鸟而来,但二者是如何结合到一起来的呢,无从考究,只能作一些推测。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是与子规鸟传说有关。《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蜀志》云:望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四川通志》载:“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杜宇神话,在三峡地区广为流传。子规鸟俗称“布谷鸟”,杜宇生前“教民务农”,死后化作鸟催民“布(播)谷”,成为劳动人民崇拜的神鸟。本文开头关于秭归来历中子规鸟的传说,也可从某一角度说明人们对子规鸟的崇拜。二是与子规鸟的分布有关。三峡地区应是子规鸟的集中栖息地,至少很早就出现在三峡地区。早在战国时期的屈原所作《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便是证明。在三峡库区云阳县古代曾有一座“杜鹃亭”,此亭因杜甫寓居云阳期间常闻杜鹃啼声有感作《子规》一诗而得名。《子规》诗曰:“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杜还有一首题作《杜鹃》的诗,是有感于云阳多产杜鹃而作:“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既然子规鸟在古时大量聚集在三峡地区一带,“子(秭)规”作为首选词便在情理之中。三是命名规则的考虑。古时对地名的命名有很多规则,其中有好说、好听、好写、好认、好记的原则,笔者推测:古人命名为“归乡”、“归州”均为一个字,可能“乡”和“州”大部分是一个字(未加考证),习以为常了就觉得比较顺口。但在命名县名时是否要求两个字以上,不得而知。但笔者查询了《汉书·地理志》南郡十八县,几乎都是两个字以上;《元和郡县志》秭归所在的山南东道共一府八州三十县,均为两个字。即江陵、枝江、当阳、长林、石首、松滋、公安、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巴山、秭归、巴东、兴山、奉节、云安、大昌、澧阳、石门、慈利、武陵、龙阳、桂溪、南浦、武宁、梁山、西城、石泉、洵阳。笔者进一步对现今全国的县进行了一个统计,全国共有个县、个自治县,单名字的县只有个,只占0.63%。其中有6个省无单名县,湖北省只有两个单名县,即郧县、房县。现今的县名大多沿用古名,这能否证明,古代对县的命名除特殊情况外,是否必须二字以上呢?如果是这样,非得在“归”字前面加上一个修饰字,因“规”与“归”谐音,很自然联想到“子规”,由“子规”及“秭”,便诞生了“秭归”二字,这只是笔者推测罢了。

综上所述,“秭归”中的“归”字是来源于古归国、夔子国、归乡中的“夔”、“归”,是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秭”则是来源于子(秭)规鸟,两个字均与袁山松的说法没有关系。因此,不能因纪念屈原等原因而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再说,屈原出生在秭归已由权威人士认定,有许多不可推翻的证据,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会因为县名的来历而否定其事实。相反,县名来历言不由衷,不能自圆其说,反而会增添其对屈原出生于秭归的置疑。笔者希望有识之士继续加以探讨,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继续以讹传讹下去了。那么,如何对秭归县名来历下一个比较符合真相的定义呢,针对上述的探究,笔者认为可定论为:“秭归县名来历是由夔子国、归乡等演变而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2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