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形状 >> 郭文景不关注木心的艺术成就,只在意苦难是
原创音乐可凡倾听
曹可凡与郭文景合影
作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在大众视野里,郭文景曾为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李少红的《红粉》、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等4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写过配乐,年,又应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活字印刷”的表演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音乐。
郭文景
而在当代严肃音乐的创作中,他的涉猎也十分广泛,无论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均有上演率极高的代表作。在众多音乐类型中,他对歌剧的创作无疑是情有独钟。
年11月7日周六晚19:10,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可凡倾听》,继续倾听这位巴蜀狂客的音乐回忆录(下)
前路漫漫
郭文景
意大利、法国、德国有着各自深厚悠久的歌剧文化,相对而言,中国的歌剧无疑是非常年轻的。如何将中文的音韵与当代音乐理念完美结合,让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从中感受妥帖自在,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作曲家,郭文景坚持使用中文创作自己的歌剧作品。
郭文景
“中文虽然使用的人很多,但是在歌剧这个世界里面,你必须承认你是小语种。想在舞台上面取得较大的影响,这个道路是非常漫长的,以至于我现在首先只考虑让歌剧这个样式在中国这个国家,怎么样赢得更多的观众,在样式上面、艺术水准上面、形式上面更多样、艺术水平更高。”
荷兰版《狂人日记》(世界首演)
不仅如此,郭文景也真正实现了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音乐舞台。歌剧《狂人日记》自年首演以来已在欧洲排演过四个舞台演出版本,轰动欧洲乐坛。虽然鲁迅这样特立独行的性格非常吸引郭文景,但事实上他想写的选题还有很多。“如果我的每一个选题都能够实现的话,那我现在歌剧的数量会比现在多得多得多。”
德国版《狂人日记》
狂放不羁的李白似乎也特别能激发郭文景的创作灵感,除了同名歌剧之外,他还以诗人的传世之作《蜀道难》为题创作了交响合唱作品。而为竹笛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愁空山》同样源于《蜀道难》中的诗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郭文景的音乐会作品中上演率极高的一部杰作。
郭文景
在大多数听者的印象中,竹笛这件乐器总是与明朗清亮的音色、活泼欢快的曲调相联系,但郭文景以一曲《愁空山》扭转了这一局面,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赋予竹笛前所未有的戏剧力量。“我并不是说我一定要去制造技术上面的难度,我是想拓展民乐的性格。”
兼收并蓄
郭文景
放眼世界,就总体而言,严肃音乐或当代音乐,在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空间前所未有的狭窄。作为一个当代音乐的创作者,郭文景又如何看待这种不容忽视的危机呢?
郭文景作品
在郭文景看来,作曲始终要顾及大众审美,“我相信有多种多样的方式,都可以使听众感动,并不仅仅是旋律。当代音乐各种新的形式、新的方法、新的想法层出不穷,通过交响乐团传播一个音乐,我觉得速度比较慢,人们喜欢直接拿现在和年前来比,来做成就的判断,这不合适。”
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是对中国作曲家影响最大的现代音乐大师之一,他受过严谨扎实的学院派训练,在各类音乐体裁之间穿梭自如,游刃有余,除了留下一批雄浑有力的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杰作之外,他还创作了两部极其精彩的俄语歌剧,以及大量电影配乐,展现出兼收并蓄的全面才华。在这一点上,郭文景完全继承了老肖的传统。
走出音乐厅和歌剧院,郭文景还曾与多位中国电影大师如张艺谋、姜文合作,将自己的音乐融入银幕上的光影世界。在传统观念中,电影配乐从属于电影的整体视听空间,在形式上缺乏独立性和逻辑性,但对于大多数年轻作曲家而言,写作电影音乐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手段,能从中学习到不少宝贵经验。
郭文景
“这个月是一个武打片,下个月就是一个警匪片,再下个月就是一个言情片。但是对人非常有锻炼,锻炼了我的音乐造型能力。再一个写电影音乐以文会友嘛,也可以交朋友,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还可以采风,去很多地方。对于电影和电视的话,我认为虽然我没有把它们列到我的作品目录表里面,但是它们对于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木心事件
郭文景
年8月,郭文景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表了一篇题为《狼子村说木心》的文章,虚构了“狼子村”即郭文景与作家、画家木心的一场对话,对木心曾经发表的关于音乐的一些看法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不仅如此,文中还对木心在狱中无声弹奏莫扎特和巴赫,写了66页的《狱中手稿》等传闻表达了质疑。最后,郭文景也申明:我其实怼的不是木心这个人,而是一种文风和宣传方式。
木心狱中笔记
郭文景这篇发在朋友圈中的随感,迅速在文艺圈中发酵,而与木心有着多年师生情谊并将其介绍给中国大陆读者的画家陈丹青,更是两度发表公开信,毫不客气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弟于木心音乐观持异见,狠好,直说便是,然辞气如是之污秽,面目如是之难看,实令我吓煞。昔年得识弟,欢谈之下,果然中音七八届才子也。今贵为教授,作曲精英,音坛前辈,国际名角,而竟不惜自己上网破相,悍然骂街,弟不觉得又亏又土吗?”
姜文“七绝”
随后围绕着木心究竟是不是文学大师、音乐家的争议扩大,诸多学者、作家、媒体人等公开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木心的评论也褒贬不一。有意思的是9月14日,导演姜文通过历史学者易中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