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繁衍 >> 孝行天下阅读经典学精髓滋养心灵做孝贤
沩水钓叟之声
泱泱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先民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创造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繁荣的农业造就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制度成为传统社会制度的主体。宗法制度讲求氏族成员间亲缘关系,因此“孝”也就成了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从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上看,孝道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孝道文化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进而使之凝聚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
“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白发飘拂,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把两手朝上伸出,托着老人,作服侍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做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子”背着“老”,涵意即是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儒家在行政礼治的主张上,提倡百行孝为先:“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说:“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就是父子间不可互相指责,倘若互责,则“不祥莫大焉”,就是父子责善会使彼此离心,破坏亲情,导致家庭矛盾,社会混乱。这道理本不错。亲情由血缘注定,家庭乃社会细胞,家庭倘矛盾纠纷重重,必然影响社会安定,在先秦宗法社会中尤其如此。
以“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到了近代,其影响力有所削弱。而现在,社会越来越呼唤传统文化,这是有其现实基础的。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过去曾经抛弃了很多老祖宗的东西,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只知有西,不知有东,我们需要呵护和培植中国文化的根,需要强化“我们是谁”的文化认同,需要汲取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另外,在当前的社会上,经济层面的追求太多,精神层面的追求确实很少,随着中国快速进入物质社会,一些传统的儒家价值观,诸如荣誉、尊严等,正被自利、拜金等价值观所侵蚀,而孔子思想也强调“和谐”。因而,我们需要传统文化来弥补,寻找传统文化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和情感的支持,是一种精神寻根的需求。在过去6年里,已经有多达个孔子学院在96个国家建立起来。“国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热度不减。年1月11日,总高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正式亮相。新落成的孔子青铜像整体为绿色,人像高7.9米,石头基座高1.6米,基座上题写有“孔子”两个大字及其生卒年份(公元前年—前年)。这些行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读书当度经典,读经典犹如与大师对话。经典作品质量高,相对于快餐文字而言,阅读经典不仅仅可以产生更多的阅读快感,尤其可以增长见识;经典在文化交流和文化生活中运用得最多,读经典本身意味着掌握来更为有效的交际工具;对于正在求学的人而言,考试的题目往往要触及经典,对于写作的人而言,读经典则意味着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等作品就是“孝”的经典,我们只有认真体会,吸取其精髓,才能感受中国“孝”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它滋养我们的心灵,作现代社会的孝贤。
传统的经典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也有不合时宜的内容。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滋养我们心灵的营养。近年,很多地方及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从年起在东城开始试点的本市第一本国学地方教材——《〈弟子规〉新解》已通过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对原文没有删节,年3月终审确定后,有望于9月新学年到来之际在全市小学推广。编委会负责人侯守峰说:“《〈弟子规〉新解》并未对原文内容进行删节,而是在指导思想、编写体系、内容扩展上进行调整。在内容中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例如,《亲有疾药先尝》一节中,除直接解释原文含义外,教材还教学生如何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当父母有病时,子女细心照顾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不是强调“给父母喂药前要自己先尝冷热。”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严禁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他们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湖北省一些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是删节过的“洁本”国学内容。例如,《劝学诗》中删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名句;《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也因有宣扬“环境决定一切”之意而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