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繁衍 >> 原创论语里有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首先我不认可现在很多表面语言直白解释型的翻译,多是只见其形不见义。儒家的经典本来已经被后世人搞的老气横秋的了,再搞些说教型的东西出来,那岂不是更没人理了。
而孔夫子从《论语》里看其教学是很活泼的,他往往不采用直指的方法说教,告诉你这是什么该怎么做。而是会通过类比的方法来启发你,让你自己明白和领悟其中的道理。
那么像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所讲又被后人列入经典的,我想应该不会是浅薄的表面东西,我们不妨试着来探讨探讨。
论语里有句话基本上被《弟子规》全文引用了,权且插一句,《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作,绝非儒家经典。其中掺杂的奴化意识流毒比较重,明眼的能看出来这里面机械服从的东西太多,所以是不值得提倡的。自然它就和儒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差巨大,就算它引用的都是儒家的说辞,其所表现的还是一个僵化的方向。不值得认同。
所以平时我们读书也是一样,要在心里明白:真正重要的是其义之所指,而非是其言辞。
《论语》学而篇里被《弟子规》所引用的就是这句:
《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来看看现行的解释: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这样的解释好像没有问题,又总感觉有问题,这种平铺直叙的说法会有些不明所以,所以看上去就很像是在说教。
可这里也是有因果有重点的,我却觉得这句话的重点是探讨怎么做学问。
但是解释却没有深挖前后的一种关联性,而我们也常常忽略这方面的思考。所以解释也只能当个参考了,重点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领悟。
首先这个学文,我觉得要画个重点。这个学文是指学学问而不是学文献知识。
孔子大成的是学问,而不是知识,因此教人也当然是教学问。当然知识和学问一般来讲不太好区分,我们就从学问是对知识的掌握而不是记忆这方面来简单来理解吧。
那么为什么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呢?通常来讲这又有什么联系?学知识想学就好,还有前提条件吗?按照正常翻译,这是逻辑不通的地方,这就是个疑点,什么道理?
想来想去,那学的肯定不是知识,是做学问,做学问是需要有一些基础特别是实践基础的。儒家的学问多在人的修养上,从这一点看因果就有点接上了。再看前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都是是伦理和个人修养上的实践,只有实践到位了才能有所体悟,也才能更好的发现这其中的学问。所以这个逻辑上就比较清楚了。
那这个“行有余力”是指什么呢?不应该是做完这些之后还有精力和力气,这都是日常修养,也不是说做这个抽不出身来干其他的。所以这个余力又出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了,因此我们也要留意。
人在实践中一般都会有所得有所收获,所以这个余力,我估计应该与实践所得相联系。因为一个人如果光有实践而没有所得,搞得和机械一样的话,也做不了学问。如果这个余力讲的是指具备客观条件的话,那就是阐述一个事实了,有条件则学,没条件自然也学不了。
所以我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而这个行有余力,也不能仅看作是实践,也应包含对这些实践后的思考,琢磨和体会,那么把这些心行思考认作是行动实践之后,所延续的余力也未尝不可。否则实践完了就结束,后续什么也没有,那这个余力又当怎么解释。难不成实践之后还剩下多少能学的余力还要度量一番不可?所以这个余力如果不看作是条件因素的话,把他当作是实践之中还能有所延续出来的一种洞察力更为适当,那这个余力自然是在行实践之后还一贯存在的一个余力,也就是说在这个实践上没有把力用尽,做完后头还余有用心的空间。
所以联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前后因果就可以这样讲:
如果在孝悌仁信这些事情的实践中,还能够有所用心的话,就可以再向前追求这方面的学问了。
而不应该是修好道德之后还有余力才去学知识,这太教条了。你是怎么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