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诗经里的鸠是什么鸟

发布时间:2023/3/28 23:12:10   

《诗经》里的“鸠”是什么鸟?人们大都读过“关关雎鸠”、听过“鸠占鹊巢”,背过“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吧?这里的“鸠”是什么鸟?难道它不是斑鸠么?或许真不是。

珠颈斑鸠(图片来自网络)朱颈斑鸠(图片来自网络)

请看上图两张斑鸠(疑似珠颈斑鸠),下图则是四声杜鹃。两种鸟是否有些相似呢?而且加之体长也相近(约毫米),是不是有被弄混的可能呢?

四声杜鹃(图片来自网络)四声杜鹃(图片来自网络)

好,我再说一个现象,杜鹃和斑鸠都是常见鸟,为何在诗经里还多次出现的鸠,到唐诗里就很难找到了呢?而杜鹃和子规(杜鹃的别名)却越来越火呢?真相可能只有一个:《诗经》中的“鸠”多为杜鹃,而《诗经》之后人们开始刻意的区分斑鸠和杜鹃这两种鸟了。

好,我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说说“叫声”。斑鸠类叫声单调低沉(咕~咕~咕~,有点像鸽子),听起来感觉一般;而杜鹃类叫声洪亮而有节奏(四声杜鹃“割禾割谷”或两声杜鹃“布谷”、“布谷”,四声或两声一节,这点有些像诗经),很受人喜欢。从“打动恋人的心”这块,杜鹃完胜。

再说“关关”这个拟声词,听起来朗朗上口,说明该鸟叫得应该很有节奏,我觉得应该是“两声杜鹃”。

其次,说说“食性”。斑鸠类是陆禽,比较喜欢在地面觅食,食性是种子、果实为主兼食昆虫。杜鹃类是攀禽,喜欢在树枝间攀爬,食物则已昆虫类为主,种子和果实为辅。“吁嗟鸠兮,无食桑葚”,从食性上来说,两种鸟都有嫌疑。

但如果非要把其中一种鸟和桑葚联系在一起,我的第一感觉是杜鹃。为什么呢?因为在北方桑葚、小麦基本上是同时成熟的,而这时候恰好能频繁的听到四声杜鹃的叫声。因此很多人都说杜鹃在一边吃桑葚,一边提醒人们“割禾割谷”甚至“吃桑葚黑屁股(染一嘴黑)”。而此时斑鸠的表现,与平时无异。

再次,说说“习性”。《诗经》的国风,有很多都是在描述爱情和婚嫁,我觉得这应该是原始生殖崇拜的“礼乐化”表现,甚至我们常听到“无后为大”都是与它一脉相承的。问题是哪种鸟更接近“婚嫁”呢?斑鸠是自己孵自己的蛋,自己养自己的娃。而杜鹃则是让别的鸟帮自己孵蛋、养娃(巢寄生)。你想一下,当你看到一窝小鸟中,有那么一只不一样的鸟,会不会联想到这是“这家鸟的新媳妇”呢?“鸠占鹊巢”出自“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本意指的就是“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从这点来看,诗经里的“鸠”应仍是“杜鹃”。

最后,让我们连起来看一下。《关雎》(关关雎鸠)、《氓》(吁嗟鸠兮)、《鹊巢》(维鸠居之)在提到“鸠”的时候引申的不都是“婚嫁”么?然后我们再配合上杜鹃洪亮动听而有节奏的名叫,和如啼血般的红色口腔内膜,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既视感”呢?

末了,让我们再来看看唐诗中的“杜鹃形象”。“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一切的描述和家庭和爱情是不是都有点“一脉相承”的感觉。

因此我认为,《诗经》里的“鸠”实为杜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1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