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从弟子规看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孝悌观念

发布时间:2023/2/11 17:47:39   

孝悌是为人之本,是大道之基,是道德的自觉内化。孝,意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祖先,乃为纵向而论。悌,亦作弟,意指兄弟和睦,属横向而言。“孝悌”二字,常常作为传统伦理规范之基石,一体使用。报答父母之恩,友爱兄弟之情,同时也是双方双向的互动,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以《论语·学而》篇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弟子规》亦讲“首孝悌”。

中国有很多关于孝悌观念的申述。比如: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廉耻,忠信礼义,诗书典章,字词段句,孜孜不倦,勤恳授予。

凡孝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

庄子《天运》也谈到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

可见孝悌之义对人的成长教育,德行培育,乃至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心存敬畏,毋不敬

《礼记》开篇即言「毋不敬」,是为礼的总纲。人皆有敬畏之心,精粗不同而已。人有礼敬必吉,家有礼敬能昌,国有礼敬自强,若无礼敬必乱。

如果说礼法是外在的规范,那么敬畏就是真诚的内心。没有内心的真诚,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

一个人心存敬畏才能克己复礼,严于律己。知人之能与不能,知情之通与不通,知事之达与不达,知理之入与不入。有敬畏才能不妄为恣肆,才能在时空来往中正确认识人事。敬必须是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情感

二、君子务本,由孝致仁

敬是真诚,是敬畏,但是敬并不是一视同仁,敬有先后轻重区别,这是基于人的基本的亲疏本性。至亲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凡侵犯侮慢等事,概不能作。礼敬一切名曰行「仁」。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贯的路线,从始至终,有先有后。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乃人伦之本,道德之源,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抓住孝悌,才能培根固本,才能推进其他德目的形成。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经》的观点更加明确:“人之行莫大于孝”“而罪莫大于不孝”。

弟子规中即对于如何具体做到孝悌,礼敬父母兄长做了详细的介绍: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对父母四季日夜,生老病死的关心照顾和回应,对父母德行亏损自身德行亏损的劝谏和更正,对兄弟尊长的日常言行的恭敬相待,和睦相处。孝悌持家,家方能和;五伦和顺,业方可兴。这些话虽然明白易懂,没有心存敬畏,没有真心实意的孝悌观念,是很难做到的。

三、本立道生,由仁达道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知礼敬,行孝悌,再去礼敬一切,普遍行仁。不但守家庭规矩,且尊社会秩序。所以治国理政,也须首重孝治,以孝道为先,家国同构,孝成社会。黑格尔考察传统中国的国家政治与家庭伦理之间的密切交融特性,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圣贤的大道,是由「务本」而来,就是事宜追求根本,只要立住根本,大道自会发生。孝悌是仁的根本,要知行仁,便是修道的路程,道已在近前,既明且达。所以孔子志道依仁。在《礼记中庸篇》有解释--「修道以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