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生活环境 >> 小学生要不要背弟子规
小学生要不要背诵《弟子规》,我的看法是:不要!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顾名思义,它是一本教育孩子伦理道德的书,换作今天的语言,它的名字应该叫《小学生守则》,或者叫《小学生行为规范》。
没错,这本书是曾经流传甚广的启蒙教育教材,但今天,再用它来指导孩子的行为规范,让成千上万的孩子来背诵它,肯定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这么说有三点理由:
第一,《弟子规》的内容很多已经过时了。
这本儿童启蒙经典,确实有些内容仍有价值,如“父母呼、应勿缓”,“衣贵洁、不贵华”,“见人善、即思齐”等等,但这些内容,在今天的小学生行为规范里全都有了,而且通俗易懂,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背诵那些陈旧的教条?
再说,《弟子规》代表的是封建皇权时代的价值观、教育规,通观《弟子规》不难发现,它培养的目标不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是听话安顺的“良民”。“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一片孝心诚然可贵,但这样的做法,在今天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耽误父母的病情。“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样没有原则的爱,是不是意味着对我们也要爱那些贪官、爱那些罪人?
所以,作为代表封建时代伦理道德的《弟子规》虽然今天仍有它一定的价值,但它已经失去了作为引领孩子道德启蒙的价值。它只能是参考读物,绝不能作为核心读物。
第二,如果背诵了《弟子规》后,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改变,那这样的背诵纯粹是浪费孩子时间。
《弟子规》是一部行为规范,它不是让孩子“背”的,而是让孩子“做”的。有的家长很蛮目,看别人孩子背《弟子规》,就逼着自己孩子背。《弟子规》要求“父母呼,应勿缓”,可你嘁孩子三五遍,他还是装没有听见,你说这样的背诵可有意义?“闻誉恐,闻过欣”,难道老师赞扬了孩子,孩子也应该恐俱?家长批评了孩子,孩子们会欣欣然面露笑容?
《弟子规》里面的要求,无非是“孝”,是“爱”,是“信”,是“学”,但如何孝,如何爱,如何信,如何学,今天已经有了更好的答案和路径。如果我们蛮目让孩子们按照《弟子规》行事,难道我们还要回到清朝,还都留个长辫子?
第三,孩子们理解不了《弟子规》。
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弟子规》与我们的时代都相距太远,孩子们几乎不能理解该书的内容,存在巨大的阅读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背诵它,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比如,唐诗几十万首,但孩子们学的是“床前明月光”,背的是“锄禾日当午”,这样通俗易懂的经典,才适合孩子。
总之,对大部分时间紧张的孩子来说,如果不是学校的“规定动作”,那就别背诵《弟子规》了。真的,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