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

四川被称为是天府之国,实际上,在宋朝之前四川还不叫四川,它有一个十分唯美的名字叫做巴蜀。巴蜀之地的名字来源是因为先秦的时候在巴蜀之地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巴国和蜀国,因此才得名于巴蜀。后来到了宋朝的时候巴蜀改名为四川。巴蜀地区的自然风光十分的有特色,因为巴蜀之地自古以来就十分封闭与中原文明的交融有限,所以造就了巴蜀地区自成一体的文化形态以及风格特点。

除去在人文上面遇到特异之外,巴蜀地区的自然风光也是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她的美仿佛天生就具有一种诗情画意,唐朝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在他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写过这样一句叫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象可谓是非常唯美的,它本身蕴含的独特意境让人们心驰神往。

巴蜀之地流传下来的故事很多,在这其中有关于蜀之地最早的祖先杜宇的故事最美最广,但是这些故事却远远没有巴蜀的自然风光那样完美。传说杜宇是巴蜀之地继蚕丛、柏濩鱼凫之后,蜀国最早的祖先之一;史书上说:“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也就是李商隐在他的另一首诗《锦瑟》当中所写道的“望帝春心托杜鹃”当中的望帝。

北魏《十三州志》:“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江潜綿洛为池泽,汶山为畜牧,中南为园苑。时有荆人死者名鳖冷,其尸亡,至汶山复生。见望帝,以为蜀相,时巫山雍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鳖灵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故蜀人闻鸣,曰‘我望帝也’。”《太平御览》第一六六卷,页。

那么望帝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因为实在太过于久远,我们只能从零零散散的记载或者民间的传说当中去还原这样的一个人。

在流传的望帝所有的故事当中,关于他的身份故事的事情传播的最广,也是所有的故事当中最扣人心弦的事。有关于望帝的故事,有这样的二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望帝杜宇与鳖灵之妻私通,自认为德薄而禅让。

西汉杨雄《蜀王本纪》有这样记载,“杜宇,从天堕止,女子名利从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荆人名鳖灵,其尸亡。鳖尸水至郫,遂活,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治水有功。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

这种说法大意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巴蜀之地经常发生洪水,巴蜀之地虽然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多样,但是因为连年的大洪水让整个巴蜀之地的物产急剧下降,人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杜宇作为蜀地人们最高的信仰,平定洪水成了他主要的责任,后来杜宇任用了一位贤才名叫鳖灵,他便为派这位鳖灵去治理大洪水。

鳖灵也是丝毫没有辜负望帝对他的信任成功的治理好了洪水,还给了巴蜀地区人民安定富裕的生活。但是在鳖灵治理洪水的时间里,杜宇切与他的妻私通在一起,等到鳖灵回国之后,杜宇自知理亏,就以“自以为德行不如鳖灵”学尧之禅让,委国而去。把整个蜀之地都让给了鳖灵,而他自己则是永远地离开了蜀地至于他去了哪里?后人没有人知道。

这个故事还有第二种说法,望帝杜宇不善治水,鳖灵治水有功,杜宇让贤。

例如,李膺《蜀志》中却是这样的版本“望帝称王,鳖灵井中出,尸至汶山复生,望帝以之为相,鳖灵凿巫山治水有功,封鳖灵为西州刺史,禅位与鳖灵,望帝归隐西山化为杜鹃鸟”。

望帝杜宇所任用的鳖灵原本即使是一具尸体,他是从巴蜀下方的楚国漂上来的,但是到了纹山下的时候却突然复活了,后来来到了巴蜀地区做了望帝杜宇的丞相,但是鳖灵这个人是非常有野心的一个人,他妄想着取代杜宇并且后来他也成功。在他取代杜宇之后,建立了开明王朝,不过后来蜀地也是在他手里灭亡的。

杜宇让位于鳖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私通相妻,自感德薄”,杜宇因私通而惭愧让位吗?还是因为杜宇不善于治水,鳖灵善于治水,杜宇高风亮节进行让贤呢?

其实编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一种说法。这一点其实从后来的文学和史料当中的种种记载就可以看的出来。

李白在《蜀道难》中写过: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这一句诗写的是秦惠文王消灭蜀国之时所用的一个计策。当时的秦惠文王知道蜀王好色便送给了他五个美女,蜀王一听是五个美女就派遣一群壮士打通蜀地到秦国的道路,来迎接这五个美女进入蜀国,可是当时秦国之所以没能够直接灭亡蜀国的原因就是属地交通十分闭塞,秦国的铁骑没有办法开赴蜀地。

蜀王派壮丁打通道路这样的做法正中秦王的下怀,结果在壮士们打通道路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大蛇,当壮士们把这一条大蛇从山中拉出来之后,原本横亘在属地和秦国之间的大山崩塌了,大山分成了五座山岭,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阻挡在秦国与蜀地之间了,秦国也就借此把蜀国灭亡了。

而这里贪恋美色的蜀王,就是我们上文当中所提到的鳖灵。根据这样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鳖灵品德高尚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望帝自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如鳖灵的话,那么他也不可能成为蜀之地最早的祖先了。所以很有可能是鳖灵因为自己的野心赶走了望帝并继承了他的王位。因此再后来的人们所写的诗词当中才有“蜀魂千年尚怨谁”,“似向春风诉国亡”这样的句子,目的就是为了来惋惜望帝杜宇的遭遇。

除了在文学作品当中的记载,我们在史料当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记载。比如说后代的《四川通志》就有过一段记载说的就是这望帝化鹃的故事,所谓“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通过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出,望帝让位实属迫不得已。不在李商隐诗《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一句里面也许也是暗示的这一点。

除去这些文学作品和历史史料的记载,民间对于望帝杜宇的故事,也是流传盛广的其中不乏很多凄美而又婉转的故事,比如人们常说的杜鹃啼血的故事。传说望帝感念鳖灵治理洪水的恩德将整个国家交付给了鳖灵,但是鳖灵在继承了王位之后却居功自傲只知道贪图享乐了,那个时候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不得不把望帝请出来劝说鳖灵,但是鳖灵却不知改过还举兵攻打望帝,望帝没有办法,失去了王位的他只能化作了一只鸟才得以逃脱这次劫难。

可是望帝看到处在水深火热生活当中的蜀国民众,只能在西山旁不停的啼叫,想要以此唤醒鳖灵,杜鹃的嘴巴也是在那个时候被鲜血染红的。而鳖灵得知此事是之后也是痛改前非成为了一个造福蜀地民众的君王。

其实望帝杜宇有这么多版本的神话传说,往往是古代社会发展中集体智慧和理想的象征:

有祖先崇拜思想的影响,将望帝杜宇神话可以借助其超自然的力量帮助蜀国人民战胜自然和改造自然,如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由动物到神,半人半兽到人性神的发展过程。

社会思想的影响,古代神话在民间传播,主要表现的是民众的思想感情,其神话发展必然受民众情感倾向的影响,在流传的过程中,民间将望帝杜宇神话进行改造流传以期更好地表达群众的意愿。

神话历史化和文学化,杜宇作为古蜀先王,成为神话主角,不仅经历了神话历史化的过程,也经历了历史神话化过程,神话文学化这个就更好理解了,杜甫《杜鹃行》“其声哀痛口流血”,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等等。

那么望帝杜宇为何化身为杜鹃呢?其一,这跟古人鸟图腾崇拜有很大关系,古人部落崇拜太阳鸟,崇拜凤凰,崇拜大鹏,崇拜鲲鹏等等,杜宇之前蜀王鱼凫王,名字即鸟名,足见古蜀人与鸟的渊源。

其二,杜鹃具有其原始特殊的意义,杜鹃又称为布谷鸟,在春耕季节名叫,也称为劝耕之鸟,杜鹃在古人的眼中具有劝农和报春之意,催人农耕。

其三,悲戚,杜鹃口腔上皮组织和舌头都是白色,古人认为它是流血不止,啼至流血方止;杜宇借杜鹃来表达满腹仇恨和哀伤,其实杜鹃的悲戚之感并不是因为杜宇而存在的。

杜宇又赋予了杜鹃哪些意义呢?神话传说中将杜宇与杜鹃结合,杜宇赋予了杜鹃更多的意义。首先杜宇化身杜鹃是为了表达他的怨恨,在《窦娥冤》中“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窦娥以望帝啼鹃来表达自己的冤仇。

其次是离情,杜宇为去国离家而感到满腹冤仇,化作杜鹃飞在山间表示对故土的恋恋不舍,此后,杜鹃在文学中常被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此外,杜宇还赋予了杜鹃思园(思念家乡)和国破的情怀,顾况《忆故园》:“杜鹃啼处泪沾衣”;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化作啼鹃带血归”,诸如这些诗句,杜鹃被后世文人看成是思园和国破的象征。

无论历史是怎么样子的,我们都无法百分之百还原出来,而关于望帝的故事我们也只能从字里行间去寻找了。

参考文献:《蜀志》、《蜀王本纪》、《太平御览》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