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天敌 >> 论语集注弟子与学子的区别,一般人都不懂
跟随大师的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追随古圣先贤学习孔夫子的《论语》。我们继续跟随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学习他所编写的《论语集注》,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8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朱子注释:道,意为治理。在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兵车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来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的诸侯国,称为千乘之国。千乘之国算是小国,大国有万乘之国。敬,意思是“主一无适”;适为往,无适即无往、到处,有集中精力的意思,“主一无适”就是集中精力在目标上。敬事就是集中精力对待事情。信,是取信于民。时,是农暇之时。治理诸侯国的关键就在这五项“敬事”、“取信于民”、“节财用”、“爱人”、“使民以时”,这全都是务本的意思。
程子说:“这句话很通俗易懂,然而当时的诸侯国如果能做到,也足以把国家治理好。孔子的言语尽管浅近,若推究到极致,古代圣王尧舜之治也都是这样而已。”
杨氏说:“在上位者不敬事,在下位者则怠慢,在上位者不诚信,在下位者则猜疑,这样事情就不能成就了。敬事而信,就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易经·节卦》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铺张浪费则伤财,伤财必然导致害民,因此爱民必须首先节财用。然而使民不当其时,人们就不能各尽其力,这样即使有爱民之心,人们也受不到任何恩泽。然而孔子在这里只是谈论为政者的发心,并未真正涉及为政。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即使有政也行不通。”
存心、发心、发愿很重要,就像立志一样,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在无形中指引着人的言行与思想。
胡氏说:“在孔子所说的各条中,又都是以敬为主导。”朱子则说:“敬事、取信于民、节财用、爱人、使民以时,这五项反复相因,各有次第,读者应当仔细推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朱子对这段文字的解释是:“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
朱子把“谨而信”的“谨”理解为“行之有常”,常是恒常,行之有常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
做一件事,要有始有终,不要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这是对“行之有常”的第一种理解。一些好的行为,把他固化成为习惯,有规律地做,例如人人都知道早睡早起对身体好,那就把早睡早起固化成为习惯,每天做。这是对行之有常的第二种理解。
朱子把“谨”解释为“行之有常”,并非如一般人所理解的小心谨慎,或者寡言少语。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孔子这段话编写出了《弟子规》,从“谨”那节的内容来看“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可以看出《弟子规》对“谨”的理解更贴近朱子所解释的“行之有常”,并非小心谨慎或寡言少语的意思。
程子说:“弟子先完成自己的职责,如果还有余力才学文,不完成职责而先学文,则不是成就自己的学习(非为己之学也)。”程子这里所说的弟子的职责就是“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也可以理解为先做好弟子,再做学子,弟子是学习做人,学子是学习文化技能。
尹氏说:“德行是本,文艺是末。考究事情的本末,知道什么该先什么该后,则德行算入门了(入德)。”洪氏说:“弟子职责未完成而学文,文采会湮灭质朴,有余力但不学文,那么质朴胜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朱子更深入一层说:“只力行但不学文,就无法考究圣贤的行事法则,无法认识事理的对与错。那么他的行为就很可能出于私意,不仅仅是粗野而已。”朱子有一颗见圣贤而思齐的心,他站在更高的视角,因此他看到了其他注释者没有注意到的方面,这也是他悲悯心的流露。
文在古代主要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学校教育。而前五项则更多是指家庭教育,如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交际能力、为人处世的原则等,更多是在家庭环境中所逐渐养成的,这些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要更深入地理解孔子这段话的内容,可以结合清朝李毓秀所编写的《弟子规》来学习,他以孔子这段话的内容为大纲,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过去没有学习《弟子规》的时候,错误以为好孩子不用规,当眼看孩子慢慢长大,生活习惯一塌糊涂的时候,才开始学习《弟子规》,猛然发现,好孩子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到了《弟子规》里头的礼仪和规范,自己的观念也从“好孩子不用规”转变为“规了才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