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形状 >> 了解孝道的真实意义,我们该如何行孝
本文乃作者还珠格格驾到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孝的真实义,它是体现着一体和谐的精神,它包含着天地之道,是我们的天性。孝有巨大的能量,行孝圆满就能证得明心见性。孝心就是爱心,爱父母、爱祖国、爱人民,再提升到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众生都怀有仁爱之心,以大爱奉献的精神,让众生离苦得乐。孝的道理太深妙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可以说是孝道的文化,是教导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的文化。而整个圣贤的学问,一个孝字可以概括。曾子向孔老夫子请教:“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圣人的道德有没有比孝德更高的?)孔老夫子回答:“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圣人之德,没有比孝更高的了。)曾子感叹道:“甚哉,孝之大也!”这是孝的真实义,广大义。
孔夫子石像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夫子的学生子夏来问孝,夫子回答说:“色难。”夫子在这里指出: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难能可贵的。古代的圣君周文王,当太子的时候,就对父母由衷地敬爱知道父亲安康,就心中欢喜;若知父亲欠安,就很担忧,并想办法帮助父亲解决。做到了《弟子规·入则孝》所说的“晨则省,昏则定”,早上起来先看望父母,向父母问好,晚上回来,亦复如是。有些人觉得周文王一日三问安,是很简单的事啊。可是就这么简单的事,我们多少儿女能做到呢?现在父母关心独生子女,确实做到了早晚呵护,关心入微,可是反过来,以这样的爱心体贴入微对待父母的,恐怕只有周文王啊!
周文王画像孝,不仅是看行为,更重要的是看存心!行孝,能将我们本性本善显发出来。孝,是一种性德,它不生不灭。父母在的时候,孝心在;父母不在时,孝心仍在。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一段“丁兰刻木,事死如生”的佳话。汉朝时,有一名叫丁兰的男子,幼年丧父母,长大后,虽未能奉养双亲,但他天天念着父母养育之恩,用木头雕刻双亲像,每日供奉,三餐敬奉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日子久了,他的妻子很不耐烦,心中嫌弃,一次就用针悄悄地扎双亲木像,木像竟然出血,妻子大吃一惊。丁兰回家看见木像,木像眼中似有眼泪,丁兰问明了情况,便责备妻子,甚至要休妻,妻子立刻忏悔了。
丁兰刻木画像这个例子说明父母不在,但孝敬之心仍在,它成为《二十四孝》中动人的故事。从以上的两则敬父母的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恭敬父母的心,就是在日常平凡的事情上体现的。例如,在父母生日时,恭恭敬敬地写一个贺卡,或写一封信,赞扬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倾述自己的理想,这是对父母的敬意。我们要常常问问自己,到底我们爱敬父母有没有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去?现在许多青年,上了大学就谈恋爱,跟异性朋友见面时,打扮得漂漂亮亮,于对方关爱有加,可是对自己的父母随随便便,缺少体贴,这是孔夫子所指责的“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敬爱父母图人有孝德,才有厚福!夫子“居则致其敬”的教导,对我们为人子女者,是多么重要!世界上,唯有我们中华民族是最重视祭祀祖先的,文王的儿子周公,他辅助哥哥武王建立了周朝,然后制礼作乐,礼用于治身,乐用于调心。而祭礼是中国的礼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本身就是教育。祭礼是教孝的,是让我们以恭敬心缅怀祖德,把祖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古人祭祖,提前三天沐浴斋戒,让身心都清净,独处居室,放下世俗五欲六尘的干扰,闭关三天,专心思维过世的父母、祖先,他们的德行、他们的教诲、他们曾做过的平凡或伟大的事业、他们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给后辈子孙们的祭祀中一直保持着恭敬和肃穆之心,在这种清净的定中,诚敬到极处的时候就与祖先感通了。
周公画像我们的祖先虽然身体不在了,可灵魂在,他们精神层次的生命在。我们怎么能够与这个精神层次的生命合为一体呢?我们前面讲到“孝”字是代表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体,是和谐。当“祭则致其严”的时候,是庄严、恭敬,而不是随随便便流于形式,是“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以真诚心祭祀父母祖先,才能领受祖先的智慧和道德,祖先的加持力才能落在我们的身上,才能焕发我们爱家爱国,热爱中华,振兴民族的精神。我们在中学的语文课文里,就读过欧阳修的优秀散文《醉翁亭记》,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父亲欧阳观心地仁厚,淳朴孝顺。每年祭祀祖先,礼仪都非常恭敬,祭品非常丰厚。
欧阳修画像后来儿子欧阳修出生,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并以一等进士的身份进入仕途。当时的宋仁宗曾经说过:“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哪里还能再得到!”欧阳修主持会试,全力摈弃怪异之文,北宋文风因此而得到改变。他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来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死后追赠太师。欧阳修做官的时候,遵照父亲的遗教,慎用死刑,遇到各种杂罪而准备判处死刑的案件,大多给平反。他为父亲写的祭文《泷冈阡表》是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中国古代三大祭文:除欧阳修的《泷冈阡表》,还有唐朝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清代袁枚的《祭妹文》。泷冈,读作双刚。)之一,表文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善无不报,迟速有时”。年年真诚祭祖的欧阳观先生,确实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啊!
参考资料《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