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形状 >> 真正有孝心仁心的人,可以包容众人,宽容
*节选自《群书治要》之论语第八集*
(本文共字,阅读大约5分钟)
在《弟子规》“入则孝”里面有四句话,是我们尽孝的重点,这四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们从对待父母的态度上,逐渐地把“我”给放下,能够不忤逆父母,即使父母对我们不是很好,像闵子骞的后母那样,对他处处习难,他仍然不与她为敌,这样就培养了一种不和任何人起对立、不与任何人为敌的心。
所以这个“仁心”,就是能够体会到我和他是一体的。如果我们认为推己及人是行仁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只是接近于仁,和真正达到仁还是不一样的。真正有仁心的人,他确实是做到了我与他是一体的,能够像闵子骞那样。
所以一个有仁心的人,才能够化敌为友,处事才没有不良的效果,没有后遗症。中国古人把对父母的孝心扩而广之,进而对待一切有缘人、对待动物、对待天地等,都存有一颗“仁心”。所以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叫“我与万物都是一体的”,用这种心去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处理得很圆融。
比如说现代的农业,当农业有病虫害的时候,西方人把这些虫子称为害虫,他们想的方法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把它消灭,于是就发明了杀虫剂。可这种杀虫剂的发明,最终也让人类自身的健康受到了危害。
但是中国古人有仁爱之心,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把这条虫子也当成一条生命,想一想它来吃我的东西,不过是为维持生存而已,所以古人充分考虑到它们的需要,在菜地旁边给它专门开辟一个菜地,请这些小虫子来吃。结果这种真诚之心,就感化了这些虫子,它们确实很听话也很配合,都到这个专门为它开辟的菜地来吃。这种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其实就是因为中国古人有这种仁爱之心,不是对立的心,这种仁爱之心也就是西方人所讲的博爱。我们都希望人人具有,那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来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对父母的孝,这个根本失去了。
在《孝经》上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也就是你把对父母的这种孝推而广之,在国家必然是一个忠臣。然后居家能够处理得很好,当官也是一个廉洁的官员。在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上,前面有一个导言,在这个导言后面,他就这样写道“人诚能孝弟,则本源之地已裕矣。”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做到了孝悌,对父母能够孝,对兄弟长辈能够悌,则本源之地已裕矣。这个本源之地,就是我们的心地。古人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福田靠心耕。这个本源之地,这个心地就变得裕。富裕的裕。裕的意思就是包众容物,谓之裕。他就能够包容众人,而且宽容万物。
“由斯以往,自然和于妻子,信于朋友,尽忠于朝廷。如水之有源,源远则流长;如木之有根,根深则叶茂。”这个“孝”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能够把孝道尽到了,这个竖的人际关系就都处理好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竖穷三际”。而这个“悌”字是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种悌道扩而广之,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悌道”做好了,这个横的人际关系也就处理好了。前面讲“竖穷三际”,这个讲“横遍十方”。所以只要把孝道和悌道尽到了,无论是竖的方面,还是横的方面,人际关系全都处理好了。而我们真正地做到了孝悌,这个人也就达到了仁。所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从孝悌可以达到仁这个境界,所以说它是水的源头,是树的根本。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小故事大智慧学习传统文化利己又利他